城市管理呼唤“气候意识”
连日来,全球多地出现极端天气。伊拉克巴士拉最高气温超过51℃,希腊高温数据达到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水平。在处于冬季的南半球,智利北部科金博地区迎来了37℃的最热冬天。
几个月前,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发布了《第六次评估报告综合报告:气候变化2023》。对此,中国气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报告中需要关注的第一点是人为温室气体排放持续上升,造成的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20世纪70年代以来,热浪、强降水、干旱和台风等极端事件呈现出频发、强发、并发的特征,并且还将持续,跨行业、跨区域的复合型气候变化风险增多且更加难以管理。
从全球范围来看,应对气候变化的针对性措施主要包括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进低碳技术和低碳理念的推广,这是一项长期而必要的举措。
而近在眼前的是,全球变暖已不可逆转,由此引发的极端天气越来越频繁,直接影响到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这一趋势之下,人口集聚的城市在规划、设计和运营时,如何更好地决策以应对气候变化?这方面的探索和实践现实而迫切。
强化“气候意识”,加强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现象的适应性策略研究,源自短期内应对天气灾害的需要,也是城市中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建立具有“地方特色”的气候监测指标图谱
近年来,全球对气候变化适应性的讨论日益增多,尤其是2005年卡特里娜飓风重创美国新奥尔良市后,人们对气候变化的潜在影响更加重视。相关适应性策略成为美国各部门、组织、学界以及个人研究和讨论的热点。
虽然气候变化的不确定性限制了预测的精准程度,但建立一套比较完善的监测体系有助于从大量的偶然性因素中提取必然性因素,找到气候变化的规律。以纽约市为例,该市已建立起一套细致且具有地方特色的气候监测指标图谱。
整个监测体系主要由气候、极端事件和基础设施这三大类指标构成。每类指标下包含更加具体的细分指标。根据监测对象的发生频率和范围可以将“气候”指标分为区域气候指标和泛区域气候指标两类,这两类指标所监测的对象是气候变化的基础指标,如温度、降水、水位等。“极端事件”指标监测的是热浪的频度及强度、降雨引发的洪水事件等。“基础设施”指标监测的是下水道溢出事件、洪水引发的破坏、与气候相关的停电等直接影响;该指标同时监测生态系统变化等间接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指标并不适用于所有城市,纽约市提出的指标是根据自身监测需求设计的。对这个沿海城市而言,所有气候变化因素中,海平面上升及由此引发的海岸洪水和风暴构成对城市生活和环境最严峻的挑战。它不仅侵蚀城市的淡水资源、破坏海滩和盐沼,还破坏大桥、码头和海洋转运站的服务能力,损耗雨污管道系统等基础设施。对此,纽约市特别选取了全球热膨胀、本地地面沉降、冰川融水、本地水面高程这四项衡量区域海平面上升情况的指标作为重点监测对象。
建立全面并符合地方需求的监测指标系统,是城市主动应对气候变化的第一步。一张纽约市及周边地区气候变化对通信、能源、交通、废物和水利设施等部门可能带来影响的细分图表已经完成。
例如,在降水有关的极端天气事件中,分为三种情况。
“更多的年降水量”情况下,通信基础设施中断和维护需求增加;能源基础设施中水电潜力利好,电厂排污能力降低,冷却水治理费用增加,机械寿命减损;交通基础设施中机械寿命减损,需要更频繁使用水泵,水运设备受影响;废物和水利设施中航道被污染,水库水变得浑浊,清淤需求增多,维护需求增加。
“更剧烈的旱灾”情况下,通信基础设施机械寿命减损;交通基础设施维护需求增加;废物和水利设施中水库运行受影响,植被压力增加。
“更频繁的暴雨”情况下,通信基础设施中地下电缆和燃料罐浸水,管道破裂,地下设施可用性减少;能源基础设施中排水系统超载,磨损增加;交通延误、事故发生频率增加;废物和水利设施中更多排水系统超载,富营养化和刺激性气体出现,细菌和寄生虫问题加剧。
这些有针对性的研究结果,告诉城市有必要重新考虑基础设施的设计标准。
“韧性城市”抵御长期、短期和近期风险
当下,在城市规划和管理中,气候变化适应性规划已不可或缺。
在研究领域,气候变化适应性规划的定义为:为缓解气候变化的影响,自然界或人类社会系统对实际或预期的气候变化的影响所做出的应对和调整。它主要从规划、工程和管理维护三个方面对应长期、短期和近期三个不同的时间阶段,尤其在城市规划建设阶段,充分考虑可预期的气候变化长远趋势。
2011年,伦敦发布《城市气候变化适应战略——管理风险和增强韧性》规划。该规划在系统性评估气候变化影响的基础上,从经济、环境、健康和基础设施四个维度出发,围绕预防、准备、响应和复原四个不同阶段制定了相应措施,其目的是降低干旱、高温和洪水三类极端气候变化导致的自然灾害对城市造成的不利影响。根据这一规划,在过去的十多年间,伦敦布局了一套多机构应急基础设施。
2020年2月,伦敦公布首份完整的“韧性城市”战略,提出为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应系统性地提高城市的韧性。相比之前的行动计划,韧性战略考虑了突发灾害的应对,也考虑了更加广泛和长期的城市抗风险能力,思考如何应对这些风险,以及如何使城市和市民做好准备。
丹麦在规划新地铁线路及站点时,将未来海平面上升范围作为重要参考因素。
美国迈阿密的情况比较特殊。这座人口稠密的城市地势低洼,遭受着日益频繁的洪水、不断增强的热带风暴,以及极端降雨的侵袭。更为严峻的是,由于市区建于多孔石灰岩之上,滨海的迈阿密无法通过筑坝等常规手段来杜绝海平面上升带来的洪水影响,因为特殊的城市“地基”会令海水直接涌出街道。往年多次大潮之下,类似情况已经发生。
为此,迈阿密耗资数亿美元在滨海区域建设韧性基础设施“Rising Above(抬升)”项目,其中涵盖最新的工业水泵、高架街道和海堤,为未来30—50年的海平面上升及大潮做好准备。他们还尝试恢复佛罗里达大沼泽地的淡水流量,希望能解决海水入侵后的城市饮用水供应问题。
也有专家提出畅想,为了维持更长久的人类宜居条件,这座城市需要更大的动作——推倒旧建筑,将迈阿密从物理上转变为一个基础设施相连、自给自足的高地,形成一片高架连接的区域。在这一激进的观点中,传统城市架构被打破,转变为一种新的空间形态,当最终迎来海平面上升之际,“高架上的岛屿”将出现。
因地制宜寻找最佳策略
在亚洲,比较靠近赤道的新加坡于2017年推出应对极端高温的国家级计划——“冷却新加坡”。作为一个滨海国家,这里海陆风交换频繁,昼夜温差大。经过评估与测算,“冷却新加坡”计划共提出86项具体建议。
其中包括用区域供冷系统(将冷冻水输送到建筑物上,以冷却空气)取代空调;在建筑物表面涂上反光涂料;调整街道上的建筑要素,防止其成为阻碍海风的“走廊”。
研究人员发现,在街道内布置几处高层塔楼后,平行流的风速提高了90%,温度降低了1℃;垂直流动风速提高了10倍,温度降低了1.1℃。由此,规划部门在城市中心区域的建筑设计中有意识地提出要求,通过增加架空结构提升建筑区块通透性,或增加特殊形态的高层建筑以获得额外尾流,在该区域形成更多空气交换和U形涡流。
计划到2030年,新加坡将种植100万棵树。数量之外,对树的品种也有要求,需要树冠更大、能提供更大遮阳面积的树种。
不过,类似措施并非放诸四海而皆准。专家认为,如果城市处于大陆季风气候区域,雨热同期,在夏季高温高湿的环境下,大面积植被反而可能影响人群整体舒适度。
相较而言,意大利、西班牙和法国等国家一些城市的降温策略是另一条路径——不片面追求高绿地率,而是构建“城市冷岛”系统,提高户外空间的舒适性。
巴黎的做法是,当居民进行户外活动时,尽量确保其短时间内就能找到一个“城市冷岛”,据此连点成片,生成一张“城市冷岛”地图。
具体来说,市民坚持走7分钟,就能到达可以供冷降温的公交车站、公共建筑物、喷泉、饮水处以及公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