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保护生物多样性
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今年这一天是《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通过“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后的第一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主题为“从协议到协力:复元生物多样性”,旨在推动上述框架的实施。
目前,地球上约有1400万种物种,其中被人类描述的陆生生物约124万种、海洋生物约19万种。具体来说,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内、物种之间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由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组成。生物多样性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提供必要的生态支撑和生态服务,包括直接作为食物、药品和生产生活材料,间接的气候水文调节等,重要性不言而喻。
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生命共同体的血脉和根基。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政府间科学政策平台(IPBES)2022年7月发布的《野生物种可持续利用评估报告》指出,人类生存需要的野生物种数量达5万种,自然界中可供食用的野生物种超过1万种,全世界约有1/5的人依靠包括动物、植物和真菌在内的野生物种获得收入和食物,有24亿人依靠薪柴做饭。
然而,生物多样性正在经历自恐龙灭绝以来最为严峻的危机。据IPBES估计,人类活动已改变地球75%的陆地环境和66%的海洋环境,全球约有100万种生物面临灭绝。这些都在警示人类深刻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通过变革性措施扭转生物多样性不断恶化这一全球挑战,以期重建生物多样性格局。
为此,许多国家投入到积极的行动中来。早在上世纪90年代,国际社会就签订了《生物多样性公约》,制定保护框架和行动目标。在2022年底结束的COP15第二阶段会议上,中国作为主席国,领导和推动各缔约方达成了“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各缔约方在“3030”目标(即到2030年保护至少30%的全球陆地和海洋)、资源调动、遗传资源数字序列信息等关键议题上达成一致,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治理提供了新的目标和方向。
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成为国际共识的背景下,中国大力推动保护生物学研究的发展,为生物多样性及濒危物种保护相关决策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比如,中国科学家利用多学科交叉融合,通过分子生物学和基因组学等科学手段,系统阐明大熊猫种群历史、濒危原因、适应性演化机制与演化潜力等科学问题,发现大熊猫为适应食性改变,从行为、生理到遗传和肠道微生物等都发生了适应性演化,遗传多样性较高,并仍具有演化潜力。在此研究结果基础上,推动大熊猫放归和栖息地廊道建设的实施,被国际社会视为“大熊猫的希望”。
中国科学家还基于研究成果,提出了关于多样性保护的建议。如发出“数字诺亚方舟”倡议,呼吁国际科学家建立联盟,通过最新组学方法构建濒危动物基因组库,力求完整保存濒危动物遗传信息;优化全球海洋动物多样性分布格局的评估,提出“建立22%的海洋优先保护地,就能够实现95%以上的海洋动物物种、遗传和系统发育多样性的有效保护”等论证;等等。
地球生物多样性有强大的自我适应和恢复能力,目前总体来看生物多样性保护持续向好。虽然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发展的道路上还有待解的难题和挑战,相信在达成国际共识与各国通力合作基础上,我们这颗蓝色星球终将迎来生物多样性的繁荣与发展。
(作者为江西农业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 魏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