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苏里江畔唱新歌
来源:光明日报  |  作者:张士英 杨启坤  |  时间:2022-06-23  |  责编:王虔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大美边疆】

“老铁们,欢迎来到直播间,这里是祖国最东极,太阳最早升起的地方,带你们看看今天的渔获……”在黑龙江省抚远市乌苏镇抓吉赫哲族村,迎着第一缕阳光,村民卢振宇在乌苏里江上撒网捕鱼,妻子用手机直播。

曾经,以渔为生是抓吉赫哲族村村民世代相传的生存技能。如今,95后卢振宇靠直播打鱼,成为拥有200多万粉丝的“网红”,是村里直播致富的带头人。

“一个多月的捕鱼期,能收入10来万。”卢振宇说,在禁渔期,他也会在直播间展示村里的民俗文化和村容村貌,“以前,农村人羡慕城里人,现在很多网友说看到我的直播,特别向往乡村生活。”

作为我国陆地最东端的抵边行政村,抓吉赫哲族村不仅被称为“东极第一村”,还是远近闻名的乡村旅游“网红”打卡地。

走在村里平坦宽阔的水泥路上,一排排新式民居掩映在绿树丛中,极具民族特色。而村子另一侧,一栋栋现代风格的民宿星罗棋布分布在青山碧水间。

看到眼前的景象,人们很难想象,10多年前,这里还是个封闭落后的小村子,守着丰富的旅游和鱼类资源,老百姓却过着穷日子。

这些年,随着国家兴边富民好政策的出台,乌苏镇党委结合抚远市乌苏里船歌风光带规划,积极引导渔民转产上岸,利用乌苏镇的地缘、资源和特色餐饮等优势,积极发展旅游、果蔬和赫哲族文化产业,村里有不少人开起了家庭旅馆、鱼馆,逐渐闯出一条致富新路。

2014年,随着“赫哲民族风情村”的建成并投入使用,167户村民告别了居住40年之久、饱受洪水冲刷的土房,搬入了通电、通水、通网络和集中供暖的新居。

“以前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破房烂屋,做梦也没想到能吃上‘旅游饭’。”在村里生活了32年的潘秀红经营着一家鱼馆,最拿手的是做全鱼宴,中午饭口,正忙着给客人做鱼,“旅游旺季忙的时候,天天爆满。”

在双鸭山市饶河县四排赫哲族乡,村民也从未想过,旅游业会成为村里重要的增收渠道。“咱们老百姓天生就是种地的,种好地就有饭碗可端,搞旅游我们不会干也不想干。”几年前的村民代表大会上,大伙儿对发展旅游业有抵触情绪。

为打消村民的顾虑,四排赫哲族乡党委政府积极谋划,探索“人才引领+旅游产业”新模式,邀请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专家为四排赫哲族乡旅游发展出谋划策,确定了以“民俗、生态、冰雪”为主题的旅游发展思路,大力发展界江游、生态游、赫哲风情游、冰雪游等项目,培育新的经济增收点。

目前,全乡共有旅游民宿经营主体9户,床位109张、餐位450位,旅游业年产值达200万元。

“鱼罐头、鱼松、鱼干……全是我们自己做的,纯绿色。”在四排赫哲族村一家食品公司,妇女主任黄维玲给记者一一介绍,“2016年,乡里搞旅游节,我组织了10个姐妹支起一口大锅炒鱼毛,没想到卖得特别火。”尝到了甜头,黄维玲转年组织大伙儿入股成立了公司,注册了自己的商标。

“鱼毛是我们赫哲族传统食品,用鱼肉经翻炒加工制成,没想到村里的小吃还能卖到全国各地。”入股村民付占莲说,“为帮我们打开农产品销路,村里还邀请电商运营的专业老师来给我们培训,拓展网络销售渠道。”

目前,公司经营的食品由鱼制品扩展到当地山野菜、桦树茸、蜂蜜等多种农产品,并在电商平台开设了网店,目前产品线上销量已经占到全部销量的一半。

近年来,四排赫哲族乡依托“一首歌、一条江、一民族”,积极探索“农业+旅游+文化”的赫哲风情农旅文融合发展新模式,全力推动乡村振兴。

坐在宽敞明亮的客厅里,62岁的四排赫哲族村村民尤双喜说自己赶上了好时代。年轻时,他是打鱼好手,现在是种粮“老把式”。“以前虽说像歌里唱的那样‘船儿满江鱼满舱’,可天天吃鱼,没蔬菜和主粮,生活物资匮乏,现在可不一样了,想吃啥有啥。”他细数着今昔变迁,“当年,国家扶持边疆地区少数民族,给各家各户分土地,我们还不愿意要,为啥?不会种啊。还是政府帮我们引进优良水稻品种,这才慢慢转变了观念。”

“乌苏里江来长又长,蓝蓝的江水起波浪,赫哲人撒开千张网,船儿满江鱼满舱……”乌苏里江畔,赫哲族人正唱着新歌奔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本报记者 张士英 本报通讯员 杨启坤)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话:86-88828000 京ICP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341号 京网文[2011]0252-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