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生态环境科普基地数量“破百”

发布时间:2020-12-30 10:22:08  |  来源:中国环境报  |  作者:王琳琳  |  责任编辑:刘梦雅

提升生态环境科学素养,又添好去处 国家生态环境科普基地数量“破百”

各地区的国家生态环境科普基地数量

如果你喜欢鸟类,对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丹顶鹤感兴趣,那么,黑龙江省齐齐哈尔扎龙湿地是走近丹顶鹤、了解丹顶鹤的绝佳去处。

如果你想感受海洋魅力,了解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知识,那么,地处辽宁省大连市的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是上佳之选。

如果你想感受垃圾分类后端处理工艺,了解垃圾资源化、减量化先进经验,广东省南海固废处理环保产业园会给你留下直观震撼的深刻印象。

这些不同特色、不同功能的场所,在地域分布上也许或南或北,在功能类型上也各有不同,但是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称号——国家生态环境科普基地。

近日,生态环境部和科技部联合发布第七批国家生态环境科普基地命名公告,北京市朝阳循环经济产业园、天津泰达低碳经济促进中心等28家单位达到国家生态环境科普基地水平,正式进入名录。加上往年六批申报认定的75家基地数量,这意味着,国家生态环境科普基地正式“破百家”,总数达到103个。

28家单位入选第七批名录,国家生态环境科普基地初具规模

为提升全民生态环境意识和科学素质,规范国家特色科普基地建设和运行管理,提高科普基地设施服务能力,2019年,《国家生态环境科普基地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修订出台,明确了不同类型科普基地申报条件,同时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基地管理的相关条款,为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申报不同类别基地提供了明确的创建目标,也为已被命名基地应如何保持荣誉、如何开展工作和开展活动提供了明确考核指标。

此次命名的基地,正是《办法》实施后组织开展的首批命名基地。

据了解,生态环境部会同科技部共同负责科普基地的管理,具体工作由生态环境部科技与财务司和科技部引进国外智力管理司共同承担。此次命名科普基地共收到116家单位的申报材料,最终28家单位得到命名。

据介绍,得到命名的基地有以下特点。

一是各基地科普管理规范,科普经费投入有保障、专兼职科普人员责任明确,科普工作管理制度完善,科普年度计划落实到位。

二是基地科普展示水平普遍较高,主要表现在展示手段先进,互动性强,声光电、多媒体、虚拟现实及增强现实等现代展示技术均得到应用;展示内容方面能够突出重点、体现地域及专业特色。同时,在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结合上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三是能够面向不同群体,有针对性地开展特色科普工作。包括组织社会公益活动、主题导览活动,开发绿色校本教材、生态环境教育亲子课程等,编写具有较强指导性和可操作性的志愿者手册,并积极招募志愿者为基地开展各类生态环境科普活动提供服务性支持。

“近年来,随着基地认定和指导建设的范围不断扩大,涌现出一批设施建设完善、环境主题鲜明、基地特色突出、传播效果良好、活动参与范围广泛的基地。”参加过多次基地评议工作的天津市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科普中心主任李婧告诉记者。

在李婧看来,经过近些年发展,国家生态环境科普基地已初具规模。每年各地方申报踊跃,通过严格筛选,最终审定的单位代表了当前生态环境科普基地的较高水平,在科普设施配置、科普活动组织、科普团队建设以及资金投入等方面都具有突出的特色和很强的优势。

科普基地建设取得良好社会效果,2019年接待量达5700万人次

国家生态生态环境科普基地是展示生态环境保护科技成果与生态文明实践的重要场所,是向公众普及生态环境科技知识、宣传生态文明建设成就、提高全民生态与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阵地,在开展社会性、群众性、经常性的科普活动中具有示范性,是国家特色科普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身处其中的从业者,对国家生态环境科普基地的理解更直观、更生动、更形象。

“在我看来,科普基地是科学知识普及的天然大课堂,是提升生态环境意识以及自然教育的最佳场所。”入选第七批国家生态环境科普基地的黑龙江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科研宣教中心主任杜微告诉记者。

“科普基地是能够面向全社会开放的公共资源平台。我们打造一批不同特色和教育功能的生态环境科普基地,目的就在于,为公众展示生态环境保护科技与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成果,让公众多渠道了解环境知识,用群众语言讲好关于‘广西生态优势金不换’的环保故事。”广西生态环境厅科财处督察专员胡永东说。

也正是因为如此,国家和地方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科普基地的建设。

从国家层面来看,随着国家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和科普工作的深入推进与发展,《“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十三五”生态环境科普工作实施方案》等的相继实施,国家生态环境科普基地建设进入发展快车道,布局逐渐系统,管理体系逐渐完善。

而各地也把推进生态环境科普工作作为提升公众科学素质、弘扬生态环境意识的重点工作来抓。以此次命名后,国家级生态环境科普基地数量达到7家的广西为例,始终坚持“成熟一个、建设一个,申报一个”的原则,同时明确生态环境科普工作的总体目标、主要任务、重点人群、科普馆工作及保障措施,进一步完善了生态环境科普体系和工作机制。

国家生态环境科普基地管理办公室有关人员表示,根据2019年统计数据,已命名的前6批国家生态生态环境科普基地,科普经费总筹集额达到2.8亿元,其中政府投入占比72%。科普人员2700余人,其中专职人员900余人,兼职人员1700余人,高工及以上人数265人,占总数的10%。

科普基地建设也取得了良好的公众影响和社会效果。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前6批基地全年接待量达到5700万人次,开展1000人次以上的重大科普活动1658项。其中,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浙江自然博物院、四川科技馆等14家基地,年接待量超过100万人次。

加强硬件建设和能力建设,推动生态环境科普再上新台阶

国家生态环境科普基地未来如何布局与发展,这不仅是科普的初心与使命,也与未来国民的科学素养息息相关。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副秘书长侯雪松表示,如果说科普的基本功能是引导树立科学信仰,实现理性规劝,达到知行合一的话,那么生态环境科普的基本宗旨则是引导人们树立对自然尊重、与之和谐相处的人生态度。

“科普无处不在。但这需要有活动的载体,有专业化的队伍,有固定的制度。”从事近10年自然科普工作的杜微表示。在她看来,科普基地的基础设施等硬件建设,以及科普人员素质水平等能力建设,是做好生态环境科普的重要保障。

而在李婧看来,作为全国性的优质科普资源,国家级生态环境科普基地应当在科普创作、科普活动组织、基地科普机制运行以及科普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更大示范作用。

“现有的国家生态环境科普基地有自然保护地、企业等多个类别,展示功能和展示方式、科普主题和内容不尽相同,应按其不同类别,充分把握其特质,进行分类指导,形成面向全国的示范标准。”李婧建议。

提高科普成效,不仅要提升硬件设施建设,还要持续研究、开发、创作科普内容,提升科普软实力。

为了加强科普基地工作者的能力建设,基地管理办公室还每年举办专题交流与培训班。2020年,就分场馆类、科研类、自然保护地类和企业类举办了4期专题交流和培训班,有效提升更新了各基地的知识和水平。

为创新科普工作方式,培养优秀科普人才,生态环境部科技与财务司还组织开展“我是生态环境讲解员”、科普基地向公众开放等全国性联动活动,发掘优秀生态环境科普人才,加强交流与培训,不断提升从事科普工作人员的素质和水平。

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生态环境科普基地将不断创新,在内容上,兼顾通俗性、文学艺术性,努力增强感染力;在方式上,广泛吸取现代网络技术和智能化手段;在模式上,推进文旅融合,进入全域旅游供应链;在功能上,助力科技创新,加速成果转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