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气候变化成挑战 四川提高适应能力

发布时间:2020-08-06 09:26:36  |  来源:中国环境报  |  作者:王小玲  |  责任编辑:杨霄霄
关键词:气候变化,四川

回顾近期四川天气模式,“暴雨—高温—暴雨”无缝切换。四川省气象台表示,这是因为副热带高压和青藏高压两个“神仙”在四川盆地上空打架,“势均力敌,就打成了拉锯战”。

无独有偶。由于气候年景偏差,全国水旱灾害形势严峻,江西告急、安徽告急、云南发生近10年来最严重干旱……应对极端天气事件,成为摆在人类面前最直接、最紧迫的挑战。

为适应气候变化,四川省在减缓碳排放和低碳发展上不断寻找路径。

极端天气齐“上线”,川藏铁路沿线崩塌滑坡频发

“刚从冬天出来就直奔盛夏。”

“你被热化了没?”

……

5月以来,四川呈现“水火两重天”。5月2日,成都中心城区冲上33.2℃,成为近十年来最热“五一”。5月18日,四川盆地超40个地区发布高温橙色预警,高居全国“榜眼”。6月18日,德阳打破6月高温历史极值,创有观测以来最高纪录。7月17日,“长江2020年第2号洪水”在长江上游形成,四川“功不可没”。

“我国大部属于季风气候,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多发频发,水旱灾害损失占全部自然灾害损失的70%左右。”四川省环境政策研究与规划院能源与气候变化研究中心助理工程师向柳认为,新一轮厄尔尼诺事件火上浇油,全球气候变化更是推波助澜,“四川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具备响应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体质’。”

气候变化不仅体现在气候变暖上,也表现在降雨、风速、日照、湿度等气候要素的变化上。

研究表明,川西北草地物种组成趋于单一化,若尔盖草原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持续沙漠化。水资源波动加大,岷江、嘉陵江降水减少,金沙江流域降水增加。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结构、种植制度、作物品种、栽培管理措施和农作物产量产生影响。

中国科学院崔鹏院士就曾指出,气候变暖条件下,川藏铁路沿线崩塌滑坡、泥石流、冰湖溃决日趋活跃,大范围多发频发。

气候脆弱区,适应比减缓更紧迫

“适应气候变化是减缓碳排放和低碳发展之外,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另一路径。”向柳说,在高寒草原、干热河谷等气候脆弱性较高的地区,适应比减缓更为现实和紧迫。

增强感知能力是适应的基础。近年来,四川省逐步健全气候观测网络,在甘孜州石渠建成全省首个智能化国家无人基准气候站,基本实现高原关键区气象观测全覆盖。连续7年编制气候变化监测公报,建立气候变化数据库,研发一体化气候预测系统。

在川西水源涵养地,探索农牧业适应型发展路径。近年来,四川省不断开展草原保护修复和荒漠化治理,实施围栏封育轮牧500多万亩、天然草原改良700多万亩。建设抗灾保畜打贮草基地,建成150多个牦牛(羊)标准化棚圈,有序开发光热资源,建设光伏村庄,开展蔬菜品种结构调整示范。

森林火灾风险较高的攀枝花,则实施“计划烧除”。每年进入森林防火期前,四川省林草、气象部门会综合研判确定计划烧除的时段,有序实施重点林区、自然保护区和各类道路周边计划烧除,并清除林下可燃物,推动森林火灾由被动灭火向主动预防的转变,实现“有火不成灾”。

践行海绵城市、公园城市理念,有效增强气候韧性

在精耕细作的盆地地区,成都坚持公园城市理念,加快建设地下综合管廊。目前,成都市地下管廊已投运20多公里,在建50多条、约167公里,覆盖绝大部分中心城区。地下管廊具有排水防涝功能,能够有效增强新城新区气候韧性。

作为四川省唯一的国家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广元市则充分融合“一水穿城、山水相依”地域特色,推进低影响开发,充分考虑热岛效应、城市通风等影响,规避灾害多发区或高脆弱性地区,降低城市建筑和交通等生命线设施暴露度。

在国家海绵城市建设试点遂宁,1.52平方公里的圣莲岛从昔日荒凉的农耕小岛变成如今“会呼吸”的生态岛,城市低洼地区滞水排涝能力明显提升。近年来,四川省启动了遂宁等16个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建设成都等8个排水防涝补短板试点城市,全省已有超过20%城市建成区面积达海绵城市建设要求。

在践行城市新发展理念的同时,四川省还不断推广抗小麦条锈病、抗玉米大小斑病、中感稻瘟病水稻等抗逆作物品种,扩大稻渔综合种养面积规模。除此之外,四川省还着力探索避灾丰产模式,推广水稻开花期高温缓解、杂交中稻抗旱、玉米集雨节水栽培技术。

开展关键适应技术创新,研发应用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装备是四川省应对气候变化的另一个发力点。通过航拍甄别铁路水害、暴雨及其诱发灾害风险,研发柔性防护网受撞击自动报警判识系统。开展病虫害监测预警和绿色防控,构建森林火险预警监测网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