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七十载 草原新发展】从“八百里瀚海”,到草原绿洲

发布时间:2019-10-22 09:09:09  |  来源:光明网  |  作者:李海晗  |  责任编辑:赵斌宇
关键词:翁牛特旗,草原,瀚海,绿洲,科尔沁沙地

【见证七十载 草原新发展】从“八百里瀚海”,到草原绿洲

光明网讯(记者 李海晗)科尔沁沙地西端的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翁牛特旗,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占总人口多数的多民族聚居地区,翁牛特汉语译为“诸王会盟之地”。这里是科尔沁沙地综合治理的示范区、全国治沙和生态建设的重点县,防治荒漠化的成绩在2011年甚至受到过时任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的充分肯定。10月17日上午,“见证七十载 草原新发展”线下走访活动团队走进翁牛特旗阿什罕苏木乌兰敖都嘎查,探访这片白沙海华丽转身的故事。

翁牛特旗沙地面积727.4万亩,占全旗总面积的40.8%、赤峰市沙地面积的25.5%、整个科尔沁沙地面积的9.7%。人们说,赤峰境内,翁旗沙地有“四最”,分布最广、面积最大、沙化最重、治理最难。当地曾经有这样一句常挂嘴边的顺口溜,“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鸭子上房,白天点灯”,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当时严峻的沙化情况。为了生存发展,翁牛特旗人与沙地进行了旷日持久的抗争。

新中国成立以后,翁牛特旗人响应国家号召,组织开展植树种草的群众性防沙治沙。阿什罕苏木的苏木达僧格告诉我们,当地每一位苏木达上任,第一件事就是治沙,这个传统一直保留到现在。几十年来,一代代当地干部薪火相传、接力向前,将治沙固沙事业放在心上、传承下去,最终实现了战天斗地治沙海的壮举。

“2009年以来,翁旗采取‘以路治沙’‘以水治沙’等治理模式,先后开通了8条、218公里穿沙公路,全旗累计完成沙地综合治理57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8.5%,项目区植被盖度由治理前的5—15%增加到现在的30—70%,全旗土地沙化、退化的局面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大为改观,沙地治理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人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翁牛特旗宣传部长宋喜艳自豪地告诉走访团队。昔日沙海如今已华丽转变成草原绿洲,不仅保障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更能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正如阿什罕苏木达僧格所言,这是真正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这片绿洲,是翁牛特旗全体干部群众多年来治理所得到的丰厚回报,也是党和国家大力政策扶持的结果。宋喜艳表示,依托“京津风沙源项目”“三北防护林工程”和科尔沁沙地综合治理开发试验示范区等国家重点生态工程,翁旗创新机制,在重大生态工程建设、打造现代生态产业集群、实现生态扶贫等方面进行了大胆创新,走出了一条符合本旗实际的特色扶贫致富道路。“通过公益林补助贫困户、招聘贫困户作为护林员、引进沙生植物深加工线、建设沙海生态旅游景区等方式,我们翁旗在治沙的同时也实现了精准扶贫,我们都在期待着共同富裕的目标早日实现。”

从治理前的白沙茫茫、一片荒芜,到治理后的绿海无垠、生机盎然,翁牛特旗人用汗水与智慧将曾经的海市蜃楼变为现实,把过去的“八百里瀚海”变成了现在蓬勃葱郁的草原绿洲。未来,翁牛特旗人还将继续在治沙致富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将自己的家园建设得更加美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