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垃圾分类“大考”首日,上海市民轻松应对

发布时间:2019-07-02 10:56:00  |  来源:中国环境报  |  作者:蔡新华 徐璐  |  责任编辑:赵斌宇
关键词:垃圾分类,管道井,生活垃圾

原标题:“‘阿拉’心中拎得清,手上也拎得清”生活垃圾分类“大考”首日,上海市民轻松应对

◆本报记者蔡新华 见习记者徐璐

7月1日是上海市依法强制推行生活垃圾分类的第一天,很多人都将目光聚焦在上海,看上海能否实施好垃圾分类工作。

一大早,记者兵分两路,采访了一些社区和医院,总的感觉是开局良好,绝大部分市民都能按照要求正确实施分类,将垃圾分门别类地投入收集桶,就像一位社区大妈对记者讲的那样:“‘阿拉’心中拎得清,手上也拎得清。”

上海市绿化市容局副局长唐家富在现场评价道,垃圾分类工作第一天非常顺利,超出预期,这主要得益于前期准备工作到位,要好好感谢高素质的上海市民。

志愿者值守岗位,市民自觉主动分类

7月1日一大早,记者就跟随宝山区城管执法大队来到淞南某小区巡查。城管执法人员告诉记者,此行的主要目的有两个:一是检查小区的分类垃圾桶是否按法规要求放置完毕,二是检查居民是否按法规要求分类投放垃圾。

在小区的一个垃圾厢房,志愿者早已佩戴整齐,等候多时,恰逢一位上班族匆匆来到垃圾厢房丢垃圾。只见他手拎两个垃圾袋,麻利地将第一个垃圾袋中的果皮菜叶等湿垃圾倒入湿垃圾桶,又将空的塑料袋和干垃圾袋投入到干垃圾桶,完全符合规范。

接下来,记者又赶往了虹口区凉城街道第二居委会。由于是老旧小区,并没有封闭的垃圾厢房,只能设立临时投放点。虽然当天下着小雨,但志愿者们仍坚守岗位,在4个大垃圾桶旁指导居民按规定投放垃圾。

从早上六点半开始,在开放的两个小时内,居民们络绎不绝地前来投放垃圾,没有一个弄混的。居委会干部在一旁讲,整个小区居民素质都很高,原先担心的乱扔、错扔的情况一点也没有发生。

一旁的居民告诉记者,还有两点需要改进:一是分类垃圾桶偏少,无法容纳居民扔下的垃圾,有不少湿垃圾袋只能放在桶外,应该放置更大的垃圾桶;二是开放时间过短,尤其是晚上,往往是在居民用餐前就关闭了,让人无所适从。

针对这些建议,居委会干部回应说,将及时向上级部门反映放置更大的垃圾桶,垃圾投放不再设置关闭时间。

关掉管道井,开启高楼投放垃圾新模式

有着近30年“高龄”的红缨大厦,矗立在鲁迅公园旁。和上海市其他高楼居民一样,以往大厦居民是将垃圾不加分类一股脑儿地扔进大楼的管道井,直达楼底的垃圾厢房。但在今天,这种扔垃圾的习惯被打上了休止符号。

大楼物业经理告诉记者,大厦内的管道井被封掉了,所有的居民都要在家里将生活垃圾分类好,然后直接送到楼下的垃圾厢房,分门别类投放。

恰巧在垃圾厢房边,记者看到一位拄着拐杖的老人将两包垃圾分别倒进干湿两个垃圾桶。他告诉记者,现在封掉了管道井,扔垃圾是有点不方便,但总体上来说环境改善了很多,垃圾分类工作是值得肯定的。

记者获悉,长宁区仙霞新村街道全部高层管道井都已封闭完,并同步落实垃圾分类“定时定点”投放。这意味着,超3000户居民告别了用了近30年的垃圾管道井,开启全新的垃圾投放方式。

医院垃圾分类动真格,谁产生谁负责

上海有众多医院,这里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也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一大早,记者来到了位于黄浦区外滩街道闻名遐迩的三甲医院——仁济医院。

手拿记录本,佩戴好工作证,检查垃圾投放情况,对不规范的垃圾投放进行分拣,并将问题拍照、记录……今年5月起,仁济医院南院六楼东病区保洁员汤美叶有了新身份——垃圾分类管理员。

记者在现场看到,有病员和家属正好吃完早餐,他们将吃剩的饭菜倒入湿垃圾桶,餐巾纸则丢入干垃圾桶。整个过程井然有序,十分顺利。

一位病员告诉记者,自己入院前就在社区接受了生活垃圾分类的培训,知道应该如何分。

为配合垃圾分类管理的推行,仁济医院共新增四大分类垃圾桶800个,设立病区垃圾分类管理员,制定了“四定一包”垃圾分类工作细则,定时、定人、定职、定责对公共场所的垃圾桶进行包干监管,并组建8个垃圾分类督查小组,全天巡查医院垃圾分类情况。

据上海市卫健委有关人士介绍,目前上海各大医院遵循国际通行的“谁产生,谁负责”原则,并由此开发出可追溯、可问责的垃圾分类管理制度。

在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7月1日起,医院后勤服务中心负责垃圾分类的日常检查、抽查与监督,并对每个病区的垃圾袋进行贴标签定位,由医院特别招聘的13名垃圾分拣员负责开袋检查,追溯来源。

一个上午巡查下来,唐家富对当前垃圾分类工作的开展情况相当满意。他对记者说,第一天实施如此顺利超乎想象,有4条经验可总结。包括:加强科学管理,坚持系统推进,注重党建引领,把垃圾分类工作与基层社会治理、住宅小区综合治理、精神文明创建等工作相结合。

再有,注重健全分类体系,完善长效机制。目前,上海市基本完成全市1.7万个居住区分类投放点改造,进一步完善分类收运体系,可回收物回收服务点达8000个、中转站达170座。实施全过程监督,积极稳妥地推行“不分类、不收运,不分类、不处置”的双向监督机制,完善垃圾分类全程监管信息系统,集中组织专项执法行动,逐步形成常态化执法机制。

此外,上海市十分注重营造社会氛围,促进垃圾分类习惯养成。充分发挥居住区(村)党组织作用,推动形成居(村)委会、业委会、物业企业、志愿者“多位一体”动员模式,通过“面对面”告知方式,完成全市800余万户市民入户宣传。

与此同时,上海市还全方位引导社会参与,尤其是发挥志愿者的服务监督作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