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龙胜绿色发展观察 同一片田园,不同的“风景”

发布时间:2019-06-19 11:34:30  |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  作者:王念、卢羡婷、吴思思  |  责任编辑:赵斌宇
关键词:龙胜旅游,龙脊梯田,风景线

本报记者王念、卢羡婷、吴思思

大地母亲孕育万物。依靠土地耕作,曾经是人们世世代代繁衍生息的唯一选择。

千百年来,广西龙胜山区群众在赖以生存的土地上开山劈地,开垦出层层梯田。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那酷似鳞片附着在山脊之上的田园成为令世界惊叹的奇观,海内外宾客纷至沓来,领略中国南方农耕文化“活化石”的独特魅力。从此,惯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庄稼人有了更多的生计,一面在祖宗留下的田园里耕作,一面发展乡村旅游。2018年,龙胜接待游客860.03万人次,实现旅游消费105.08亿元,绿水青山真正变成了金山银山。

依托生态和农耕文化、民族文化等独特资源优势,龙胜走出了符合自身实际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他们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生态,同时着力挖掘优秀文化资源,推动文旅融合发展。今年4月,这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宣布“脱贫摘帽”。

种田成为“风景线”

龙胜各族自治县位于广西桂林西北部,与湖南接壤,境内重峦叠嶂,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自然条件逼出了当地群众的创造精神,高高山脊上的层层梯田便是人们世世代代为生存而奋斗的佐证,庄稼人因此被称为“大地雕塑家”。

生活在龙脊镇古壮寨的廖志国没有想到,祖祖辈辈耕作传承下来的田园有一天竟成了风景。

伴随着龙脊梯田名气的提升,前来旅游的游客越来越多,经营旅馆、饭店的村民也逐渐增多。五年前,廖志国的大女儿将自家的青瓦木楼改造成客栈,开始做乡村旅游,生意一天比一天红火。

曾经,面朝黄土背朝天,种地几乎是唯一的收入来源,粮食够吃就不错了,花销却从来都紧巴巴的。如今廖志国也种地,但种的是“风景”,是为了让农耕文化得到传承,吸引城里人来此体验与都市完全不同的生活。“至于种地的收入,可以忽略不计。”

同村的廖琴芳精明能干,客栈开得更早一些。2009年,廖琴芳敏锐地感觉到旅游发展给贫困山区带来的商机,果断把在外务工的丈夫叫回家。他们大着胆子向亲朋好友借了40万元,将自家的木楼改造成了一栋三层的农家旅馆。

“当时还是有些顾虑的,借了那么多钱,就怕还不起嘛。”廖琴芳说,从客流量趋势看,他们相信自己的判断。后来,生意情况比他们预判的还要好,只不过两三年时间就基本还完了外债。如今,当上老板娘的廖琴芳忙里忙外,有些粗糙的双手戴着戒指、手镯等饰品。她坦言,这些年自己常常顾不上梯田里的农活了,但龙脊梯田里的庄稼是必须种的,家里的5亩田就分出3亩请别人帮着打理。

大概从2001年开始,龙脊梯田的名气越来越大,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要住宿,要吃饭,要消费,为当地老百姓带来了机会,大家尝到了甜头,观念渐渐转变,新的生产模式带来的利益占了村民收入的绝大多数。

“以前种田是为吃,现在种田成了风景线,老百姓收入更高了。”桂林龙脊旅游有限责任公司传媒部副经理何利民说,景区每年从门票收入中按比例补偿给村民作为旅游红利,村民则需按照规定种植水稻和维护梯田景观。

为了调动群众参与旅游开发的积极性,景区在支持群众做农家乐的同时,鼓励大家把闲置的土地租给有能力的人种,让龙脊梯田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农耕景观:春耕时水田如镜面映出四面青山,夏季稻田里的秧苗郁郁葱葱,秋收时满山遍野一片金黄,冬季的雪景又是另一番浪漫。种田的人按劳分配,也能领取不菲的景区分红。去年,大寨村每亩地分红4000元,最多的一户人家分到了5.6万元。

长发飘飘迎客来

龙脊山脚下的黄洛瑶寨是龙脊十三寨中唯一的瑶寨,瑶族女子的长发构成了龙脊的另一道风景。

黄洛瑶寨风光秀丽,一条穿寨而过的小河,悠悠铁索桥连着两岸人家,瑶族吊脚楼在群山之间错落有致。据介绍,黄洛瑶寨获选首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最主要的原因正是长发。这个被誉为“天下第一长发村”的村寨,头发在1.4米以上的女性就有60多位,最长者达2.72米。据史料记载,龙胜一带的红瑶妇女早在宋朝就有留长发习俗,至今已有千年历史。

红瑶女子对自己的头发极为珍视,有世代相传的蓄发习俗和护发秘方。据说女孩子只在十八岁的时候剪一次头发,此后就包裹着一圈土布,结婚时这布才能取下来,将头发在头上盘一个无髻的圈。

近年来,走进龙脊的中外游客对她们的长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黄洛瑶寨村民打破千百年的禁忌,解开包裹严实的长发进行民俗表演。“一梳长发黑又亮、二梳长发等情郎……”过去从事传统农耕的妇女,为游客表演长发歌舞、经营农家特色餐饮住宿,人人成了“扛着犁耙种田地、唱着山歌搞旅游”的“两栖”农民。

记者走进黄洛瑶寨,正好遇见身着民族服饰、盘着长发的瑶族妇女聚在小巷子里分发上月的演出费。54岁的潘红妹开心地接过领队递来的3075元现金。她说,近年来,随着游客增多,她们的表演场次也逐渐多了起来,“五一”期间最忙的时候一天连着表演了18场,每一场“工资”为15元。村里的长发女子几乎都加入了舞蹈队。

“往年一年的门票收入100多万,去年桂三公路开通以后,暑假一个月门票收入就有120万,每户分红5至6万,日子越过越好了。”潘红妹说,除了演出费,她们还能得到一笔景区门票分红。

黄洛瑶寨的长发舞在文化部门的帮助下多次提升打磨,成就了今天5.0版本的长发歌舞表演艺术。为提升旅游品质,龙胜县挖掘独特的旅游资源,“排灯节”“红衣节”“赶山节”“开耕节”“梳秧节”等传统节日被一一盘活。

龙胜各族自治县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局长毛逸人说,支撑龙胜全域旅游的并不是纯粹的风景区。“少数民族群众的日常生活、生产,民族风情,民族文化,这些都是风景线。”

生态支撑新业态

成立于1951年的龙胜各族自治县,是中国中南地区最早实行少数民族自治的县之一。在近70年的发展进程中,龙胜也走过不少弯路:曾经尝试发展工业,不仅效益不好,还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发展传统农业,因绵延青山高达千米的海拔差,难以形成规模化种植。

2003年,一条从龙胜县城通往龙脊镇大寨村的公路修通,拉开了龙胜旅游扶贫的序幕。依托龙脊梯田和民俗文化影响力,乡村旅游大放异彩。近年来,龙胜县委、县政府更是以“建设中国生态旅游强县”为目标。

当地干部群众深知,无论发展工业、农业,还是旅游业,任何业态的发展都离不开生态的支持。“宁可发展慢一点也要保护好生态,绝不引进破坏生态和贻害子孙的项目和产业。”龙胜县委书记周卉说,近年来,龙胜以“铁的决心”掀起环境保护攻坚战。

曾经,龙胜各地河岸边采砂船随处可见,河水浑浊,河道千疮百孔,山上阔叶林被随意砍伐,生态破坏严重,群众怨声载道。2015年龙胜关停并转了70多家木材加工厂,2016年取缔了71家非法采砂场,2017年全县480多条河流全面禁渔……

龙胜是我国主要的滑石主产地和供应地之一,境内三大滑石矿企业产值占据全县工业产值的半壁江山。然而,滑石从开采到加工,都对环境造成影响。

“开采滑石带出泥,把河流染成了‘黄河’,加工滑石产生的白色废水又把河流染成了‘牛奶河’。”龙胜各族自治县环境保护局局长粟建广说,近年来,全县投入2000万元对三大滑石矿企业的环保设备进行更新改造,如今废水经过压滤机处理后变成一块块“饼”,有些矿物质含量大的还可以回收。经过全力整治,“牛奶河”重新清澈起来。“应该还老百姓一个绿水青山了。”

为了更好地保护青山绿水,龙胜实施了禁采河沙、禁伐阔叶林、禁止新批建水电站等系列措施,实现从无序利用资源到着力保护资源的根本性转变。

龙胜还把生态建设与扶持产业相结合,出台了“两茶一果+特色养殖”产业奖补政策,加大对油茶、茶叶、罗汉果等特色产业的保护和开发力度,老百姓种养殖积极性日益高涨。

筑牢可持续发展基础

如今的龙胜,各个村屯的路宽了、环境美了、产业旺了,其中生态产业覆盖贫困户达到90%以上,成为群众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之一,全县贫困发生率从2015年底的18.7%下降至2018年底的1.86%。

龙胜县委、县政府清晰地认识到,脱贫摘帽只是脱贫攻坚战中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在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的前提下,如何巩固脱贫成果,进一步做好乡村振兴,才是需要认真谋划的大课题。

龙胜编制了《龙胜各族自治县生态、旅游、扶贫大环线规划》,规划按照“全域一区一线”“全县大景区、全域大旅游”的设计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格局。以交通为基础,继续完善贯穿龙胜10个乡镇、80%行政村的大环线,把全县2358平方公里土地建设成为开放式的生态公园。

交通曾是龙胜旅游发展的掣肘,随着大环线公路的日渐成型,一些远离龙脊景区的边远地区也吃上了“旅游饭”。毛逸人告诉记者,龙胜最北边的南山牧场拥有天然的旅游资源,被称为“南方呼伦贝尔”,但由于基础设施制约,一直“养在深闺人未识”,自从公路修通以来,当地悄然冒出18家农家乐,今年“五一”期间迎来游客2000多人次。

龙胜是我国仅有的两个各族自治县之一,民族文化资源丰富,为推进文旅融合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我们深度挖掘民族文化和传统古村落等资源,在大环线上差异化建设民族特色小镇、养生景区等,使旅游业态实现全域性布局、差异化发展。”周卉说。

龙胜有着“百节之县”的美誉,每年各乡镇的独特节庆轮番上演,成了龙胜文化旅游的一道靓丽风景。如今,龙胜各地基本形成了“以节养节”的模式,通过办节,带动了住宿、餐饮旅游业的发展。

在全域旅游的带动下,龙胜各乡镇纷纷行动起来,通过发掘自身的民族文化,分享梯田的辐射红利,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