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发展新理念 绘就美丽好家园

发布时间:2018-12-19 14:00:11  |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  作者:罗 兰  |  责任编辑:刘晨曦
关键词:金山银山,生态文明,生态服务功能,绿色生活,新思想

原标题:绿色发展新理念 绘就美丽好家园

  丰收的喜悦。

程度明摄

  安徽石台县库山村民在舞龙。

王筱艾摄

  四川省四姑娘山,一位游客在花海中翩翩起舞。

林祖贤摄

  福建省东山县第二中学的环保志愿者在该县马銮湾清理海滩垃圾。

新华社 宋为伟摄

  湖南衡东县古村落保护完好。

林祖贤摄

  绿色生活,骑行花开。

鲍金云摄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环保事业不断加强。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12月18日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总结说,40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坚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快形成,主体功能区制度逐步健全,节能减排取得重大进展,重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进展顺利,生态环境治理明显加强,积极参与和引导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中国人民生于斯、长于斯的家园更加美丽宜人!

本世纪初期,绿色发展新理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诞生,引领着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按下“快进键”,越来越多的地方和企业收获了保护与发展双赢的“红利”,百姓的幸福感也与日俱增。

⒈ 新时代呼唤新理念

翠竹漫山,碧水长流,坐落于连绵青山中的浙江安吉县是一座天然大氧吧,森林覆盖率达到70%多,因优美的风景和良好的生态环境,荣获了联合国人居奖。然而,30多年前,安吉的生态并非如此。

西苕溪是安吉人的母亲河,这里曾经水清岸绿,白鹭翻飞、鳜鱼肥美。但到了上世纪80年代,两岸布满造纸、化工、印染、建材等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工业废水将清澈的西苕溪水质变成了Ⅴ类、劣Ⅴ类;余村属于安吉的一个小村,当年凭借资源优势发展采矿业和水泥业,人们的腰包虽然鼓了,但村子里碎石乱飞、污水横流,环境恶劣。

像安吉一样,全国很多地方在发展经济、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也消耗了自然资源,污染了环境,让环境承载能力日渐脆弱。

建设生态环境良好的美丽中国,已成为新时代人们深切的呼唤。2005年,顺应人民需求的绿色发展理念诞生: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湖州安吉调研时,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强调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推动经济增长。

13年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全社会逐渐形成共识,并上升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和基本方略以及党的重要执政理念之一:2015年,“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写进中央文件;2017年10月,中共十九大首次将“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写入中国共产党的党代会报告。2018年12月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强调,我们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把我们伟大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让人民生活在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优美环境之中。

⒉ 保护发展似“舟与水”

虽然很多人意识到保护绿水青山的重要性,但习惯于过去粗放的发展方式,对新思想的深刻内涵还一时难以领会到位。记者在采访中接触过一位房地产老板,他的一个旅游项目因投在国家水功能保护区内,被勒令尽快撤出!这令他十分懊恼。

现实生活中,不少地方和企业都曾在“保护生态影响经济发展”的矛盾上纠结,“两山论”则帮助大家理顺了二者的关系:“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并非对立关系,而是“舟与水”的关系,不可分离。好的生态环境具有生态服务功能,包括调节小气候、调蓄洪水、保持水土、净化环境等,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保护并放大生态优势,能延伸发展链条,提供新的生产动力。

许多地方都在实践中摸索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双赢之路。我国第七大沙漠库布其,30年来通过治沙实现“绿进沙退”,同时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光能产业,当地沙产业已达到千亿元规模。

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通过56年治理,将茫茫荒原变成林海,今年,塞罕坝林场造林碳汇在北京环境交易所达成首笔交易,预计经济收益可超亿元。

“两山论”发源地浙江省安吉县的农村本世纪初时,污水、垃圾、露天粪坑等比比皆是,从2008年开始,通过修路、拆违、植树、种花、污水处理和垃圾分类处理等一系列工程,安吉实现了村容村貌的华丽变身。

现在,到安吉农村游玩、养生、度假的城里人呈井喷式增长,乡村旅游产业链大大延伸。

⒊ 美丽中国建设提速

中共十八大以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作为核心理念和基本原则,全面贯彻到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制度之中。特别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将“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作为指引建设美丽中国的理论明灯。

如今,美丽中国建设快马加鞭,不断升级提速。比如,持之以恒地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强化湿地保护和恢复,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濒危野生动植物抢救性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等重大工程,推进耕地草原森林河流湖泊休养生息,构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完成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划定工作,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等等。

蓝天、绿地、清水正装扮着祖国的大好河山。从2012年至2017年,我国恢复退化湿地30万亩,完成造林5.08亿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1.66%,为同期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多的国家。

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深化重点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已初见成效。2017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约46%,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可吸入颗粒物平均浓度与2013年相比下降22.7%。

通过实施流域环境和近岸海域综合治理,系统推进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水资源管理和水灾害防治等行动,全国地表水优良水质断面比例大幅提升,大江大河干流水质稳步改善,不少城市的黑臭河沟变身绿色生态廊道。

4. 实行严格环保督察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中之重,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建立起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生态环保制度,更需要加大生态环境督察体制改革力度。2015年开始,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中的一项大动作——环保督察制度在河北开始试点。

“环保督察解决了基层主体环保责任不落实的问题,一些干部和部门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不作为、少作为的局面得到根本改变。”国家城市环境污染控制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彭应登说。

湖南省怀化市中方县花桥镇火马塘村村民谭德保真心为环保督察整改点赞。他家附近3家塑料加工企业存在废水排放污染问题。最近,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期间,这些企业被责令停止生产、缴纳罚款、恢复土地功能等。谭德保高兴地说:“污染企业‘拜拜了’,碧水蓝天回来了!”

中央环保督察“一竿子插到底”,增强了监管的权威性和实效性,从2015年底到2017年已经实现对31个省区市全覆盖,推动解决8万多个群众身边的突出环境问题,问责党政领导干部1万多人。

“我们要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指出。

明年督察力度再加码。围绕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特别是蓝天保卫战,2019年,国家将全面启动新一轮督察,并计划再花4年时间,开展第二轮中央环保督察。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8年12月19日 第 12 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