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绿水共为邻——如何建设美丽中国

发布时间:2018-03-01 13:35:03  |  来源:人民日报  |  作者:佚名  |  责任编辑:王虔
关键词:生态,环境,保护,发展,绿色

三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

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大系统。如果种树的只管种树、治水的只管治水、护田的单纯护田,很容易顾此失彼,最终造成生态的系统性破坏。只有打破“自家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以系统工程的思路,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才能还自然以自在,给生命以生机。

生态环境是生存之本、发展之源。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党的十九大从生态系统整体出发,强调要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构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这些生态保护的大思路,是创造良好生态环境、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长远大计。

划红线。生态保护红线,是国家生态安全的底线和生命线。这个红线不能突破,一旦突破,必将危及生态安全。必须通过规划体制改革,建立全国统一的空间规划体系,从国家、省(区市)、县三个层级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明确生态空间、农业空间、城镇空间,为各类开发建设活动提供依据。

抓修复。近5年来,我国共治理沙化土地1.2亿多亩,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沙退人进”的历史性转变。我们持之以恒地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强化湿地保护和恢复,加强地质灾害防治,为国土增添绿装。大力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濒危野生动植物抢救性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等重大工程,推进耕地草原森林河流湖泊休养生息,让透支的资源环境逐步得到修复。

给补偿。有的地方为保护生态环境作出了牺牲,付出了机会成本,因此要对其进行生态补偿。必须抓紧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完善各类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探索创新多种市场化补偿模式,完善补偿范围,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实现禁止开发区域、重点生态功能区等重要区域全覆盖。建立跨省域的生态受益地区和保护地区、流域上游与下游的横向补偿机制,推进省级区域内横向补偿。

<  1  2  3  4  5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