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沙进人退”到“人进沙退”

发布时间: 2017-06-20 15:36:21  |  来源: 科技日报  |  作者: 马爱平  |  责任编辑: 杨霄霄
关键词: 荒漠化,沙化,荒漠化防治

荒漠化被称为“地球的癌症”,今年6月17日是第二十三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我国宣传的主题是“防治荒漠化,建设绿色家园”。

“自2000年以来,全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连续三个监测期保持‘双减少’,实现了由‘沙进人退’到‘人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同时,也为国际社会治理生态环境树立了标杆,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经验’。”国家林业局局长张建龙接受采访说。

全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保持“双减少”

“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已由上世纪末年均扩展1.04万平方公里转变为目前的年均缩减2424平方公里,沙化土地面积已由上世纪末年均扩展3436平方公里转变为目前的年均缩减1980平方公里。”张建龙说。

1994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作为《公约》缔约国,我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荒漠化防治工作。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作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以来,我国通过一系列强有力的举措,约束和激励并举的制度体系逐步建立,政府企业公众共治的行动体系逐步形成。

在我国,荒漠化、沙化土地面积已经连续三个监测期逐渐缩减,缩减速度不断加快。据监测,2000年以前,我国沙化土地呈扩展态势;2000年以后,我国沙化土地呈缩减趋势。

张建龙说,在北京,自从2000年开始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等重点生态工程后,沙尘暴天气明显变少;在沙区,以前“沙上屋顶”“沙进人退”“沙埋农田”的现象也几乎没有了。

仍需一代接着一代干

“但是,我国仍然是一个缺林少绿、生态脆弱,受荒漠化、沙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分布有八大沙漠、四大沙地。”张建龙说。

据统计,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261.1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4;沙化土地172.1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近1/5。荒漠化还加剧贫困,全国近35%的贫困县、近30%的贫困人口分布在西北沙区。

“加快荒漠化治理步伐,努力实现到2020年使全国50%以上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治理这一目标,意义重大、刻不容缓。”张建龙说,今后的工作,将突出五个坚持,即坚持保护优先、坚持科学治理、坚持治沙惠民、坚持改革创新、坚持合作共赢。

如何科学治理?张建龙解释,防沙治沙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要坚持宜林则林、宜灌则灌、宜草则草、宜荒则荒;要深入实施山水林田湖一体化生态保护与修复,农林水多管齐下,综合治理;要立足旱区实际,大力发展节水型林业,以水定林,适地适树适草,科学防治。

如何改革创新?“要坚持以公共财政支持为主,推动建立荒漠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和防沙治沙奖励补助等政策;落实防沙治沙相关优惠政策,用好用足有关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同时,探索建立沙化土地资产产权制度,大力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张建龙说。

“荒漠化防治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需要我们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代接着一代干,撸起袖子加油干。”张建龙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