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森林面积增加48.3% 伐木人变护林人

发布时间: 2015-09-30 09:21:40  |  来源: 人民日报  |  作者: 张忠 张文  |  责任编辑: 王振红
关键词: 森林生态功能 森林面积 漂人 森林生态系统 森林管护 生态服务功能 森林游憩 森林蓄积量

  金川县河东乡的原始森林(2014年6月25日摄)。新华社记者 江宏景摄

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前后的攀枝花市三堆子人工造林区(上图1998年摄,下图2008年摄)。

  木里县鸭嘴河上漂浮着被砍伐的木头(1997年11月摄)。

  川南林业局615林场职工在封锯(1998年8月30日摄)。

新华社发

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后,四川颁发全国首个省级《天然林保护条例》,确定了天然林保护和人工林培育相结合的实施路径。赶漂人成了种树人,伐木人变成护林人,17年来,四川境内森林资源快速增长,森林面积由1.76亿亩上升到去年年底的2.61亿亩,森林生态功能逐步恢复,长江上游的绿色屏障得到夯实。

“发现疑似盗伐痕迹,现场图片正在上传。”凭借卫星定位手持终端,在山林里巡检的胡学民跟护林指挥部保持着实时联系。

胡学民是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一名护林员,同7位伙伴一起管护20多万亩森林。今年4月起,阿坝州引入信息化技术,对境内天然林保护区实施网格化管护,年内可望实现千名护林员与2400多万亩森林精准对接,管护水平再上台阶。

伐木人变成护林人,护好天然林、收入有保障

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是1998年长江、松花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水灾害之后,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四川地处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核心区,当年9月率先停止天然林商品性采伐,翌年1月颁发全国首个省级《天然林保护条例》,确定天然林保护和人工林培育相结合的实施路径。

运木销售变为造林护林,赶漂人成了种树人。四川省大渡河造林局的前身是大渡河木材水运局,谈到艰难而又光荣的二次创业,局长邓林表示,造林护林事关生态安全、福泽子孙后代,其意义不亚于当年赶漂运木支援国家建设。截至2010年天保工程一期结束,该局营造森林蓄积量4000多万立方米,相当于过去40多年运销木材总量。

四川将森林管护纳入各级政府目标管理,任务落实到山头地块,责任落实到人,目前全省共有200多个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单位签订责任书,常年有效管护2.6亿多亩森林。

“护好天然林,收入有保障。”汶川县耿达镇幸福村村民漆贵荣早年曾是伐木工,放下斧锯后与保护区签订管护合同,每年收入七八千元,加上在周边林地养殖家禽的收入,日子过得还不错。

天保工程区还发展森林旅游、林下资源开发等特色林业,带动工程区林农收入增长。

1   2   下一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