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龙之风刮进环保圈?

发布时间: 2014-09-03 09:44:32  |  来源: 中国环境报  |  作者: 张春燕  |  责任编辑: 王虔
关键词: 沙龙 学习技法 苗族刺绣 环保组织

■ 撰文 张春燕

每天下班后,总有一些身影匆匆离去。他们去的目的地不再是餐厅、电影院、健身会所,而是沙龙活动的公共空间。空间里探讨的话题是:环保与公益。

目前,环保一线活跃着500多家专业组织,但有一个问题是:他们离公众太远了。有些环保组织确实积累了不少志愿者,但缺乏一个有效的途径向外传递自己在做什么。如果能把公益组织的专业知识、行动精神和关心环保的公众连接起来,则能推动更多公众将意识上升为行动。

2012年12月,一个叫霍伟亚的环境记者将这种意愿转变成现实。得益于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的资助,他打造了一个固定的、定期举办文化活动的场所“鸿芷空间”。一大批环保公益组织由衷地感慨:终于有活动的大本营了。这个“以环保为主题的公共空间”模式是业内不多见的以环保公益为主题的活动空间,它成为环保圈内文化沙龙的一面旗帜。当然,举办这样活动的场所很多,鸿芷空间并非唯一。

可是,当年申请资金支持的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代表陈卓却说,在申请的众多项目中,鸿芷空间是让人最关注的项目。因为这个项目激发了探索无限可能的激情。它能实现跨界融合的可能,搭建起公众和环保之间的一座桥梁。

面对面

供有自然理想的人休憩

记者:为什么改行做文化沙龙?

霍伟亚:我做过四五年的环境记者,渐渐感觉自己做的内容太行业了,有许多关注环保的人可能看不懂,但是他们有迫切互动交流的欲望,所以我产生了做一个空间的想法。诞生了这个空间以后,我们为许多沙龙活动主办方提供了固定的场所。有许多圈内人都认识我,所以信任度高。当他们决定要办线下活动的时候,会第一时间想到我。

记者:沙龙文化的养成需要哪些积累?

霍伟亚:首先是要有核心的文化观念。为什么取名叫“鸿芷”?鸿,鸿鹄之志;芷,岸芷汀兰;鸿芷,供有自然理想的人休憩的港湾。在这里,我们为关注自然的人开辟一个可供交流、可休息的精神领域。

我坚持做《民间环保观察》,这个文字的汇集是一个策源地。传播的形式多种多样,我们有地理空间,空间发生了故事,故事怎样传播出去?需要自媒体,仅靠一个空间是不够的。我把文字信息通过邮件组、微信、微博告诉大家,欢迎大家来交流,形成信息传递的渠道。

其次是环境文化的集中养成。我们目前已经举办了二三十期的文化沙龙。内容很广泛,但都不离开环保的宗旨。有“濒危野生动植物系列讲座”、“农村环保的社区化和众筹化”、“绿色创业汇”等。形式也不一样,大抵有3类。一是讲座式的,适合七八十人参加。二是互动式的,人不多,但是讨论热烈。三是体验式的,比如一些手工活动。通过这样的活动我们有一批热爱环保公益的公众加入到环保的队伍中,大家对沙龙讨论的话题感兴趣。你可以理解为他们就是星星之火。

最后是需要一个固定的场所。之所以把这个文化空间固定在北京的二环内,考虑到南来北往的便利交通。我们要做传播,公共活动是载体。许多面向公众的活动晚上举行,要考虑他们回家方便。

最重要的是要有文化氛围。一个文化空间要有书的气息,我们有一个微型图书馆,几乎都是环保公益类图书,会员可以把书借走。你看这桌子上的灯也是环保灯。细节很多,在这个空间里尽可能地传递环保的文化气息。

记者:你希望鸿芷的未来发展目标是怎样的?

霍伟亚:空间是有地理位置的。我希望做环保的人能在固定的空间里和社会常规地互动,为环保行业、社会建立频繁的联系。不是所有人都关注、认同环保。一方面,我们想在众多活动中挑选出对环保感兴趣的公众,慢慢积累。只要他感兴趣,他会来一次来两次。我在好几场活动看到这样熟悉的面孔。白天他们有自己的工作,晚上就到这里来参与讨论,上班族、退休的人都有。

另一方面,我们举办沙龙会选择有趣的、能和公众拉进距离的活动,通过持续的活动,形成一个社群,让支持环保公益的人有一个活动交流的平台。

环保公益是一个亚文化,但它和主流文化是互动的。比如我之前说过,牛仔裤以前是工人穿的,算小众文化,后来成为大众流行的文化,人人都穿牛仔裤。环保公益也一样,随着时代发展,最后会变成主流文化的一部分。这是我们在做的事情。

我希望这个空间能持续地生存下去,只有长期办下去才会有价值,它的气质和韵味需要不断地积累。

沙龙者说

越来越多的环保主题文化沙龙活动兴起,给关注环保的人和环保专业人士营造了有益的文化氛围,也渐渐让环境文化的土壤逐步丰沃。如何办好文化沙龙,主办方有什么考量和心得,到底能给参与者带来哪些收获?

农孵沙龙核心志愿者 张帆

愿唤醒人们的乡愁

农孵沙龙主要议题是探讨农村发展问题。我们做得比较满意的一次环保沙龙是:农村环保的社区化和众筹化。我们期望通过举办这样的沙龙,让公众了解如何深入农村,与农民一起进行当地的环境治理。同时也希望借由成功的环保实践案例,去探索在当今互联网时代,农村如何与城市连接,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环保圈需要有价值的文化沙龙。通过活动汇聚人群,分享意见,让更多人了解环保,从而影响更多人发展健康向上的价值观,采取积极的行动。

我们有一次有趣的沙龙活动叫《镜头里的乡愁》。起因是今年春节,我们发起一次“过年回乡”的摄影活动,邀请家乡在农村的朋友在返乡过程中,拿起镜头去记录自己的家乡,用图片的方式讲述家乡的故事。沙龙算是对这个活动的一个总结。整场活动分3个部分:第一个环节是图片展示;第二个环节是我们邀请了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任悦老师做演讲;第三个环节是参与拍摄活动的摄影师,与大家一起分享他们家乡的故事和拍摄的经历。

参与沙龙的人对我们的还乡计划有了更深的认知:我们不断地迁徙和移动,从一个点到另外一个点,但是我们始终在寻找原点、我们的出发点,这就是我们的故乡。

当然,每个沙龙举办都要达到不同的目的,有的沙龙注重互动,有的注重内容传播,有的则注重思想。但一个完美的沙龙当然是三者兼具的。比如“农村环保的众筹化和社区化”这个沙龙,我们邀请到两位各有特点的嘉宾,一个是带领藏民治沙的发起者巴让,一个是NGO组织阿拉善SEE生态协会的副秘书长王书文。他们身份不同,参与的角度不一样,但两个人的分享和碰撞却引发了听众的判断和思考。来现场的听众大多与环保、社区管理有关,他们通过自身的经验和背景,提出对众筹环保的想法。如此一来,嘉宾和参与者都成为了沙龙内容的贡献者,这场分享就有了重点,交流便有了深度。

山水自然保护中心传播助理杨广辰

深度的对话平台

越来越多线下沙龙活动的举行,反映了背后一个实质:互联网时代,机会变得廉价,廉价的机会也造就了平等。可是,在这样的网络时代,文化信息变得碎片化,人们很少花时间停留在网络上阅读一篇长文字的文章。文化传播又需要深度和体系,在碎片化的语境下,文化沙龙成为一个好的传播手段。它立体化、体系化,你可以在一两小时里把我们做的事情说明白。

沙龙是一种放松的、深度的交流,如何让社会和公众了解我们在做什么?沙龙提供给我们一个平等对话的平台。公益没有那么多资源,因而需要我们自己发声,才能振聋发聩。虽然沙龙活动参与人有限,但对100个公众讲清楚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也不失为一种考核和检验。

既然是文化活动,我们注重传播的效果和创意性。2013年9月,我们在北京798艺术区举办了一个关于三江源科考的沙龙活动。三江源保留着地球上所剩不多的完整的自然食物链,除野牦牛、藏羚羊等濒危动物外,也是雪豹最完整的栖息地。于是,我们在活动入场处布置了一幅巨大的雪豹海报,并现场挂了一个红外线相机。在野外科考时,一旦有动物经过,红外线相机就会自动启动拍摄。

利用这个原理,走近雪豹海报的人,自动被拍摄了照片。我们现场打印照片,在活动结束时作为纪念品送给参加的观众。

沙龙活动要达到传播效果,需要根据每次活动的目的来设置形式,以实现多维度的传播效果。比如主题是保护鼠兔,如果目的是要让公众知道这件事,那我们会请科学家来讲解鼠兔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会请社区专家讲如何看待鼠兔破坏社区环境的问题。如果目的是让参与者贡献思想并参与进来,那么我们会请一两个人先介绍大背景,再把现场听众分成几组,大家分组讨论。文化活动的意义在于交流,沙龙没有明确的舞台界限,每个人都可以是参与者和贡献者。

在现场

一场双手绣制的心灵之约

8月的一天,一场主题为“Me时间·手绣派对”的活动在鸿芷咖啡馆举办。上午10点半,活动准时举行。场地不大,聚焦在咖啡馆的一个角落。三三两两的沙发拼接在一起,中间摆了一个写字板。

活动是关于苗族刺绣的,一开始,走村串寨的河伯向大家介绍了本次活动的来龙去脉。河伯以前是《经济观察报》的记者,后来发现了贵州苗族的苗绣需要大力保护,他辞了职,改行成为社会企业中的一员,想通过商业运作的方式帮助当地的文化传承或者社区发展。

“听一个好故事”是这场沙龙活动的开端。河伯站在场地中间,不缓不慢地介绍着苗族和苗绣的现状。他说:“苗绣是不冒烟的产业,不破坏环境,为什么大家喜欢刺绣?因为手绣中凝聚了文化和历史。它是有价值的。在当地,一些小女孩一身盛装,都是苗绣。这是她妈妈在她小时候就开始绣,等她们大了,母亲用双手送给她们人生的礼物。现在,我们买很多新东西,但很快就扔掉了。我们举办这样的活动,希望能有一些双手参与的情感能保留下来。”

在场的参与者们听得很仔细,河伯把苗族文化介绍给大家,也向参与者发放了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小册子。

河伯接着介绍了手绣活动的培训老师,她叫傅绘熙,是中央美院的高材生,专业是油画,对色彩和图案有精准的敏锐感。受到河伯的感召,她也转行加入了拯救苗绣的项目中,背上行囊就去了贵州。令河伯惊讶的是,这样一个学美术的姑娘竟然可以在一个偏僻的贫困苗寨里待上一个月。没法洗澡,饮食也不合胃口。傅绘熙却坚持了下来,和苗族绣娘成为很好的朋友。

傅绘熙落落大方地开始介绍:“大家看我手中这幅刺绣作品,这种有立体感的叫雕绣。在苗族绣法里,雕绣里面是要垫绣花纸的,让它有一定的立体感。我为什么说古老的技法要与现在不一样,你们看,这么细致的功夫,机器都达不到。雕绣可以做到一根挨着一根,非常紧致。再看这一种,这叫破线绣。一根丝线有好几股扭在一起,它可以把一根拆成许多根,再绣。”

刺绣知识经傅绘熙一讲述,再结合现场实物,让参与者们啧啧称奇,感叹着“如此精良的传统文化,就在时间的流逝中失传,实在可惜。”在参加工作以前,傅绘熙就对中国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非常感兴趣。成为拯救苗绣的项目一员之后,她在很短的时间内向苗族绣娘们学习技法,再结合自己的专业,设计出颜色精美的产品,再组织绣娘们将工艺精湛的刺绣产品手绣出来,加以推广。

简短介绍后,傅绘熙把手绣的材料分发给在座的参与者。针、线、手绢,一一传递到大家手中。一针一线,一茶一饮,在宁静祥和中,度过了半日的怡然,也将苗族的文化密密缝缝地织在手绢上。那岂止是一次手工体验,更是一场文化传承的心灵之约。

文化链接

公共空间意味着一个社群,或以地域区分,或以主题区分。当我们在谈论这类空间时,某种程度上是在谈一个社会群体。空间集成了这个社群的核心特征,把它们外在化、可视化,成为一种可体验的东西,而这个东西就是这个社会的一种亚文化。公共空间,做的其实是一个社会群体的生活方式,一种社会亚文化的表达。

一元公社

一元公社是一个开放式公益活动中心,开发和支持各类公益创意活动,一周7天开放,全部工作由志愿者承担。每周末,这里会放映关注环境保护、妇女权利、青年人成长等社会发展议题的纪录片或电影。

706青年空间

是青年人自发组织的公共交流空间,在这里有丰富的沙龙、青年分享烩、公开课、独立电影放映、民谣演奏等活动。706的目标是成为一个活跃思想的创新平台,青年人在这里呈现出不同的思想、故事、经历和价值观,让每个人向自我探索,发现更多可能性,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找到归属感。

星辰海

这是一个在北京的公共空间,也是有名的“真人图书馆”,即由个人志愿者充当“真人书”,读者通过虚拟的借阅行为邀请“真人书”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情感体验。“书”与“读者”还能在现场进行交流互动。这里奉行尊重、独立和积极的原则,其核心理念是:帮助实践梦想,陪伴成长。每周都有公开的线下活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