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投入不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各地教育欠债问题仍然难以解决,二是家庭教育负担高于国际水平;投入不足,引发出教育不公平和教育资源不均衡等各种问题。而“教育投入占GDP4%”是17年未曾实现的目标。现在,这个目标终于有了一个最为确切的时间表——
-本报记者 赵晓展
代表委员们持续十年的关于“教育投入占GDP4%”的提案,似乎要在今年的这个春天划上一个休止符。在两会召开前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这个目标终于有了一个最为确切的时间表——2012年。
“教育投入占GDP4%”成为十年来一个持续不断话题,足见其在代表委员们心目中的重要性。但明确的时间表,却不意味着所有围绕着它产生的疑问就此终结。
17年未曾实现的目标
关于4%,此前也曾有过两个实现的时间表。
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要占GDP比重的4%,这一目标在1993年国务院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首次被提出,当时提出实现目标的时间为上世纪末。但到了2000年,这一目标却并末实现。
2006年,全国人大审议通过的“十一五规划”纲要规定,要逐步使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4%。也就是说,“十一五”的最后一年——2010年,要实现这个目标。
但2010年2月28日,关系中国教育未来10年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在经过了40多次修改后,再次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新的纲要在经费保障内容中明确提出,2012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例要达到4%。
2010年实现4%的目标,就这样又一次落空。实际上,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例,在2008年达到3.48%,为1993年以来的历史最高水平。
一个看似普通的数字,17年来就这样牵动着国人的神经——因为教育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多年来一直持续关注这个问题的政协委员蔡克勤表示,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是最常使用的衡量公共教育支出总量的一个指标,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教育投入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4%并不是一个高不可攀的数字,它实际上只是中等收入国家对教育投入的平均水平。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项统计显示,自1980年以来,全世界公共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例平均稳定在4.7%至4.9%,较发达地区为4.9%至5.1%,欠发达地区为3.8%至3.9%。
难落实并非仅财力有限
“1993年就提出这个目标,说2000年应该达到,现在超过10年还没有达到,问题在于各级政府的认识,还是政绩观的问题,教育不出政绩就不保证投入,官员的孩子也是要上学的,这是制度的问题。”在谈到为何4%的目标难以实现时,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直言不讳:“最大的原因还是一些职能部门和地方政府重视不够,对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在财政预算上把教育投入放在第一位。
2月28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向社会征求意见,财政部副部长丁学东在会上表示,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既取决于财政性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也取决于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他表示,我国2009年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是20.4%,比世界各国平均水平约低10个百分点,这制约了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重的进一步提高。
在他看来,尽管4%的目标没有实现,但近年来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不断增加。“从2004年到2008年,我国公共财政教育支出从4000多亿元增加到9700多亿元。财政教育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从14.9%提高到16.3%,成为我国财政支出当中的第一大项。”丁学东说:“我们有充分的理由自豪地说,这几年是我国教育经费增长最快的时期之一,也是我国教育事业进步最快的时期之一。”
对此,有的两会代表委员表示,教育投入不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各地教育欠债问题仍然难以解决,二是家庭教育负担高于国际水平;投入不足所造成的最直接后果,就是使得受教育者的家庭负担加重,影响了居民正常生活,并由此引发出教育不公平和不均衡等各种问题。
信心很大但难度不小
尽管有了2012这个明确的时间表,依然有代表委员担心,“谁能保证2012年该目标一定能实现呢?”
对此,纪宝成代表说,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必须要落实,不落实就是空头支票,不能在“确保2012对教育的投入达到GDP的4%”这句话的前面加“努力”、“争取”这样的定语,教育是不能用时髦的话来解决问题的。
“教育是一个长远的、基础性的事业。”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院长郭雷说:“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讲得好: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关系着民族素质和国家未来。不普及和提高教育,国家不可能强盛。这个道理我们要永远铭记。”
今年两会上,一些代表委员因此建议,将《教育经费法》的制定纳入议事日程,以保证4%的目标实现。民盟中央《关于巩固和完善新形势下农村义务教育的提案》,分别从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教师福利水平、加强经费管理等方面完善农村义务教育体系。民进中央则将《关于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机制的提案》作为今年的“1号提案”,建议对农村偏远山区的村小和教学点,要保证其基本的运转经费。
按照教育规划纲要所提出的那样,距离最终实现4%的目标,还有不到3年的时间。对于代表委员们的担心,财政部副部长丁学东这样表态:对实现4%的目标信心很大,同时感到难度不小。
为此,他提出四条措施:一是增强公共财政有效财力。二是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在年初财政预算安排中,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教育支出增长幅度,都要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的幅度。三是大力筹措其他财政性教育资金,通过采取足额增收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费附加等措施,逐步建立政府多渠道筹措财政性教育经费的长效机制。四是切实加强教育经费的管理,坚持开源节流并重,坚决反对各种铺张浪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