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新华网北京12月16日电题:走近“蚁族”——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调查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伍晓阳、朱峰、程义峰、李亚红
这是一个容易让人忽视的群体:他们受过高等教育,却多数从事推销、餐饮服务等临时性工作;他们拥有知识和理想,却在现实中徘徊迷惘;他们有着上百万的庞大规模,却“蜗居”在狭小的空间……他们的名字叫“蚁族”,即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
最近以来,“蚁族”现象引起了各界关注,他们的生存状况令人忧虑。这个群体是怎么形成的?他们如何走出困境?记者近日对此进行了调查。
城市边缘的艰难生存
北京市海淀区城乡接合部的唐家岭村,是北京最大的“蚁族”聚居区,这里距中关村软件园不远。过去几年,这个原本只有3000人的村子涌进了5万人。
记者9日来到唐家岭村,雨雪融化后的道路泥泞不堪,生活垃圾随处堆放,招工启事、办证和治病广告贴满了临街墙壁,空气中弥漫着食物混杂的气味。街道边开着各种小商店,服装、电器和杂货等无所不有,棉鞋25元、理发5元,廉价是这里的共同特征……
低生活成本和便利的交通,使唐家岭成为许多大学生离开校园后的第一落脚地。25岁的杨宏伟是其中一员,他两年前从大庆石油学院毕业后来到这里,几年来换了很多次工作,但月工资总是只有两千来元。“照现在这房价,全年工资只够买一两平方米。”
由杨宏伟带路,记者来到了他租的“蜗居”。大约10平方米的屋子显得凌乱而拥挤,桌子上放着没扔的一次性餐盒。杨宏伟说,吃饭常在楼下买,晚饭一顿3元钱就能解决。因为供暖条件不好,冬天在屋子里也不能脱外衣。谈到有没有女朋友时,他苦涩地说:“哪里敢谈恋爱,那是要花钱的。”
房租是当地村民的“摇钱树”,为了获利更多,乱搭乱建的现象十分严重,有些楼房之间的过道狭窄,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上班高峰时,挤公交车就像打仗一样,杨宏伟开玩笑说:“你要做好被挤成照片的准备。”
北京大学博士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副教授廉思牵头完成了一项“蚁族”现象大型社会调查,这项调查有社会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的百余名研究生参与,持续时间长达2年多。调查结果显示,北京、上海、广州、武汉、西安等高校云集的大中城市存在大量“蚁族”,主要分布在城乡接合部,据估算全国“蚁族”规模在百万以上。
这个群体为何被称作“蚁族”?廉思介绍,这是因为他们与蚂蚁有着许多相似的特点:高智、弱小、群居。他们都受过高等教育,有的还毕业于重点大学,拥有较高的智商和知识水平;他们又是像农民工一样的困难群体,游离在城市边缘,过着比较艰苦的生活。
记者采访了解到,“蚁族”多数从事保险推销、电子器材销售、餐饮服务等临时性工作,平均月工资不到2000元,多数没有社会保险和劳动合同,有的甚至处于失业半失业状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