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国务院做出《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其中一项内容是“因地制宜调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按照小学就近入学、初中相对集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原则,合理规划和调整学校布局。农村小学和教学点要在方便学生就近入学的前提下适当合并,在交通不便的地区仍需保留必要的教学点,防止因布局调整造成学生辍学。
此后,各地纷纷调整农村中小学布局,至今已有8年之久。可以说,这项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提高了农村学校的规模效益和教育质量,促进了区域教育的均衡发展。但遗憾的是,一些地方并未贯彻“因地制宜”原则,而是将布局调整片面理解为“撤点并校”,为便于管理采取一刀切政策,掀起大规模撤并农村学校之风,其中仅2004年全国就撤销农村中小学4万多所,“就近入学”成了许多农村孩子破灭的梦想。在这些地方,改革解决农村上学难问题的初衷并未实现,辍学率反弹、教育质量下降等改革“后遗症”却不断出现。
透视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后遗症”
- 半月谈记者 马扬
一些地方学校撤并了,
辍学率却上升了
吉林省梨树县北老壕村小学过去有100多名学生,如今已有300多名。北老壕村委会主任付建华说,之所以增幅这么大,一方面是因为该校教学质量确实不错,大家都愿意来;另一方面,近几年,当地绝大多数村小都撤销了,十里八村的孩子不得不都往这里送。
北老壕村小学是2001年起国家调整农村中小学布局政策的受益者之一。付建华告诉记者,这几年,学校新购置了一些教学仪器,校舍也重新进行了维修,学校发展整体势头不错。
然而,布局调整对于北老壕村小学带来的并非都是好处,目前该校面临的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学生多了,教师素质却没多少提高,学校教学质量面临极大挑战。“学生新进了不少,每个班都有四五十人,教师却都是从那些撤并校合过来的,水平没有提高。老教师退不下,新教师又进不来,一些教师因为上班变远了太辛苦,教学积极性也不高。”付建华说。
与此同时,另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也在农村学校撤并过程中出现。来自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的一项调查表明,近年来,在一些地区,布局调整并没有实现预期目标,其中,部分地区由于布局调整失当,辍学率出现反弹。
据了解,造成在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过程中辍学率反弹的原因很复杂,除了厌学情绪的传统因素外,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调整造成教育费用骤增,使很多家庭难以支撑。撤点并校使一些农民家庭上学成本增加:并校后,许多原来就近上学的学生因寄宿产生了住宿费、伙食费、交通费等每年数千元的新开销;由于学生年龄太小,异地就学家长不放心,不少家长选择陪读,又增加了租房费等开支;由于寄宿费用太高,一部分学生选择走读上学,但由于路途较远,又要承担交通费等费用。这些支出对于不少贫困家庭来说难以承受。
家住吉林省通化县大安镇下四平村的张瑶今年上初中,8岁时,由于村里原来的学校被撤并,她只能选择到离家几十里外的大安镇学校寄宿上学。她的母亲赵成艳告诉记者,2008年以前,国家尚未在当地免除农村学杂费时,张瑶除了要交纳学杂费外,还要交住宿费,加上其他生活开销,每学期的费用大约在1000元钱。2008年以后,她的学杂费和住宿费都免了,每学期大约只需要700元。可赵成艳觉得,对于她们家来说,这笔钱还是挺多的,“尤其是伙食费,每月都得100多块的现钱,这个对农村人来说负担不小。要是在家里吃住,地里啥都有,随便整点就够吃的了,根本不用花钱。”
在梨树县,记者见到了一位在学校撤并后辍学的少年张华(化名),他告诉记者,家里的经济本来就很困难,学校撤并后,他每天上下学需要两个多小时,交通、吃饭都需要不少钱,自己的学习成绩也不是很理想,考虑再三,他决定不念了;另一位在县城陪读的孩子家长孙爱华告诉记者,她已经在城里租房两年了,从孩子上初中她就陪读,她说:“负担一下增加太多了,家里的农活也顾不上了,都靠爱人忙活,我就在城里靠给别人打零工和孩子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