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跟万人赶国考,三十有五仍充小。到了考场要晕倒,人山人海塞满道。”这首在网络上广为流传的打油诗,是描述当前公务员考试的火热现状的。
在当前就业形势和人们传统意识共同作用下,公务员热考并不足为奇。但是,安徽省近日公布的公务员零考分现象,却给人一种公务员考试热得几近“中暑”的感觉:零考分、数百上千人竞争一个岗位却有职位因报考人数不足取消等等,浪费大量社会成本。人们认为应当对公务员考试从程序上加以科学设计,以引导规范公务员报考秩序,减少社会成本。
1分低分现身“公考”
近日,安徽省公务员考试成绩公布。每当这个时候都有“几家欢喜几家愁”,不免会有考生成绩亮“红灯”。但在今年,安徽有些考生的成绩却格外夸张:除了弃考,公务员考试包括行政能力测试和申论两部分共100分,而10分以下屡见不鲜,有考6.25分,有考1.05分,甚至连零分考生也层出不穷。
安徽省人事厅公务员处相关人员表示,今年一些低分现象,并不是因为这些考生的能力不足,可能是他们自身的原因,没有认真对待考试,太过于随意,“或是因为所选职位竞争过于激烈,自感希望不大而放弃;或是为了积累经验,把此次考试作为一次训练。”
报考合肥市人民警察的小方坦言,考低分没有准备好是一个方面,主要还是考公务员不像高考那样要做长时间准备,投入成本不高,更多的人都存在一些碰运气的心理。
“尽管个人投入的成本不高,但是组织考试花去的成本却是庞大的,形成了很大的社会资源浪费。”安徽省社科院胡从发研究员认为,公务员的报考条件是严格的,但是不能否认对于报考要求存在宽泛的一面,尤其是职位对专业要求相对较广,这从另一个角度理解就是降低了职位需求的门槛。
胡从发认为,弱化报考的专业要求或是打通相邻近专业领域报考限制,对于报考者体现了一定的公平原则,但是这种公平的价值并不能从最终结果上得到体现,更多的还是“陪考”角色。这样虚设的公平只能浪费社会资源。
他认为,对公务员职位条件的设定应当更加科学和精细,考生从报名开始就能得到正确的引导,以减少公考人员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争岗白热化破平衡链
近年来,公务员考试报名人数持续高温增长。仅安徽省今年的招考总人数就达184007人,审核通过人数为151424人,而招录人数仅为5345人,相比去年报名人数12万多人,增长了32.6%。
从安徽省本次公考的结构,热门岗位竞争白热化现象越演越烈。安徽省直机关报名人数为16325人,占总报名人数的8.87%;报考人数突破千人的职位有13个;突破百人的职位有496个,占职位总数的9.3%,其中,安徽省委宣传部部机关一职招录1人,报名人数却高达793人,成为了竞争比例最高的职位。
“我报考的是街道职位,两百多人才录取一个,”安徽大学应届毕业生刘同学说,现在的热门岗位竞争很激烈,主要是福利好,待遇好,人们都想进。
“不仅考生人数大大超过了招录人数,考生还盲目选择热门岗位,更是加重了供应负担。”合肥市人事部门相关人士说,与此同时,仍有大量冷门岗位滞选,甚至被取消,应当说公考的引导还存在很大缺陷。
据介绍,安徽省共有118个岗位最后报考人数达不到相关规定人数,65个岗位被取消,这种“热门过热、冷门过冷”的现象造成了岗位竞争的失衡。
公考流程控制应细化
“由于各地公务员考试有时间差,所以很多考生热衷于‘钻缝隙’,抓紧一切机会奔波于各地考场之间,进一步为公考热‘助燃’。”胡从发说,这只会让报考者“中暑”,形成不良的就业观。
“我已经可以称得上元老级考生了,这几年我每年都参加公考,加上其他省公考等已经不下十次,但都没有成功”,考生小周表示,自己还将继续在公考路上“奋斗”。
在“公考热”潮流带动下,许多考生选择了和小周一样的“不归路”,誓言“不到黄河心不死”,有的为了备考甚至放弃了原有的工作,专心在家里准备考公务员,一年考不上就考两年。而且,由于公考市场越来越大,与公考相关的“衍生产品”不断出新。除了“跨地考生”和“职业考生”数量的与日俱增,“枪手替考”、作弊等现象也逐渐形成了市场,侵蚀着公考健康的肌体。
有专家指出,当前公考出现的问题尽管是局部的,但不能放任自由发展,等到出现“事故”时才亡羊补牢,应当通过科学的设计,细化从报名、考试到录用环节控制程序,引导公考的合理人才配置,避免社会资源无效消耗,人才无序浪费。(本报记者 李光明 本报实习生 范天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