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第二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将在国展开始举办,来自世界各国的1300多家企业机构参展。记者了解到,目前国内所需要的文化创意类人才呈现上升趋势,而经过培训的此类人才为数不多,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奇缺,该产业的领军人才更是少之又少。
文化创意产业人才供不应求
文化创意产业是在我国可持续发展观的指导下提出来的。一般来说,指的是由个人创意、才华和专业技术通过运用知识产权,创造财富和增加就业机会的新兴行业,通常包括广告、艺术、古董、漫画、设计、影视、软件、音乐、表演艺术、出版和资讯科技服务等行业。记者在智联招聘网站上看到,每天该网站提供的文化创意产业类人才需求的岗位达几千个。有关统计资料显示,在纽约,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占所有工作人口总数的12%;伦敦为14%;东京为15%。而目前北京、上海等地的创意产业从业人员占总就业人口的比例还不到千分之一,人才数量的差距悬殊可见一斑。
“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可以包括三个类型的人才,”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中国雅虎新媒体事业部总经理李俊凌认为,“第一类是本身做创意的有天赋的人才,他们有思想、有创新,比如设计师、画家、小说家等;第二类是因为创意而受惠并用之发挥自己创意的人才;第三类是为创意服务的人才,他们为创意提供一个传播工具与平台,使得有创意的人才能提高效率,使人们的创意得到更好的传播和推广。传统的媒体是少数对多数人的传播,而新媒体作为文化创意产业中传媒类的代表,致力于在整合资讯管理、互动模块、多媒体娱乐平台、空间以及需求匹配等基础上,打造一个标准而开放的平台,这样每个人都可以拥有自己的‘频道’,精准地对有需求的人推广自己的创意和才华,同时获得附加价值。”
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主任丁俊杰告诉记者,目前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最缺乏的是能将创意文化产业链贯穿起来的人才。
创新、求变是基本从业素质
小朱大学毕业两年,目前是一名手机游戏策划人员。他的工作主要是设定一些程序,包括确定手机游戏中的公式、调整数值的平衡、编写游戏主线、脚本等。此外,他还要设计游戏关卡,包括地图、人物、物品的设定。在他的工作中,个人创造性、想象力和个人文字功夫都得到了很好地结合,同时还需要很强的沟通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学习能力,还有成就动机。
智联招聘高级职业顾问郝建告诉记者,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应该有较好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们喜欢与人交往,思想有一定的深度,求新、求变但是偏执、执着、有个性。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主任丁俊杰认为,文化创意产业人才是有创造力的人才,或者是懂得如何将创意产品化、市场化的人才;以中国民间传统的剪纸艺术行业为例,如果有人能将中国的剪纸艺人组织成俱乐部,对他们的创意产品进行编号、设定主题,进行规划,那么一张剪纸的价值可能就不是几元钱,还可以达到上百元,能做这样工作的人才也是文化创意产业所需要的。
李俊凌认为,文化创意产业人才最大的特点应该是具有创新思想,虽然他们的创新思想可能往往不易被大众所接受,但是他们的“脸皮厚”,这使得他们特立独行、享受突破、愿意也敢于尝试新的事物。勇于探索,勇于超越自我,有强烈的进取心,同时,也有一定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快速学习能力。中国雅虎新媒体事业部在招聘人才时,会尝试提供一些媒体工具,让应聘者来编辑内容、频道,使他们用创造自己作品这种方式来展现自己;通过这类方式,考查应聘者某些方面的能力比如是否具有创意,是否与众不同,能否抓住受众的注意力等。
从业者收入差距大
文化创意产业人才通过自己的创意、分析、判断、综合、设计来创造产品的附加价值,他们的工作业绩较难衡量,工作时间无法估算。
智联招聘高级职业顾问郝建告诉记者,从薪酬体系来看,多数企业的薪酬设计还没有充分考虑创意人员及创意工作的特点,现有薪酬体系不能充分调动创意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有些单位还以学历、资历为主要评价指标。而目前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收入差距也很大,一般的创意设计、创意文案等职位一般月薪在3000~5000元,创意总监的年薪则可达二三十万元。而据《文化创意产业人力资源现状调研报告》显示,文化创意产业企业员工年度薪酬水平在5万至10万元范围内的员工人数占到35.38%,薪酬水平在10万元以上的员工人数为18.46%,而其中10.77%的员工年薪高达15万元以上,只有46%的员工年薪在5万元以内,其中年薪不足2万元的只有12.31%。
部分大学已设相关专业
美国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始终处在世界各国的领先地位,它们有30多所大学开设了艺术管理专业,培养出了一大批高质量的文化创意产业策划、经营和管理人才。丁俊杰主任告诉记者,目前中国关于文化创意产业的培训虚火比较旺,大多是说得多做得少。从国外的情况来看,如果有一种新的理念指导,进行全新的课程设置和确立新的教学、培养模式,创意策划人才和经营人才都是可以通过学校培养出来的。目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传媒大学都在对培养文化创意产业人才进行探索,并开设了相关的专业或者课程。丁俊杰认为,培养文化创意产业人才要靠多方的共同努力。首先,政府要根据人才市场的需求状况,对人才培养进行规划、指导、投入。第二,相关产业内的公司要积极配合,使得政府的计划能得到妥善的实施和执行。第三,高等院校要尽快参照国外的经验,从理论的高度,提出解决人才培养的方案。不要只是炒冷饭,而是要建设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师资队伍以及教材等配套设施。
警惕人才培训陷阱
文化创意产业的迅速发展带动了社会上创意培训的火暴。记者发现,这些培训班鱼龙混杂,难免有一些不专业的组织机构也在打着培养文化创意人才的旗号,举办各种各样的文化创意培训班,趁着这股热潮盈利。因此专家也建议大家,在参加这类培训前要看培训机构是否正规专业,师资是否可靠,内容是否有价值。(陈俊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