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专家专栏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要闻  -武汉和长株潭城市圈有望成新综改试验区 武汉打造中部金融中心 -中国神华A股连跌6天 回归A股路演开始 中石油冲击全球市值第一 -7.5010!人民币创年内第61个新高 特种存款上划 千亿份额或摊分 -证监会:未暂停内地房地产企业A股IPO 首批金融期货会员名单出炉 -沪指低开于5660点 A股进入风险释放期 震荡调整将成近期主基调 -中国农村人口为7.37亿 占总人口56% 纺织业劳动力3倍于周边国家 -反洗钱法实施后首例洗钱罪案宣判 入股敛财成贿赂犯罪新动向 -中国将建立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企业退休人员月养老金增90元 -中国2050年建成可持续能源发展体系 非水力可再生能源占1/4左右 -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选举产生(名单)
公务员考试10月23日起报名 专家建议30日左右报较稳妥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7 年 10 月 23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从今天开始至11月2日,国家公务员考试正式报名。但是,从昨天开始,国家人事部的网站已经有一点小堵。人事系统的有关负责人提醒:为防止网络堵塞,考生不要都挤在第一天报名。公务员咨询专家建议:有多个报考职位选择的考生,可以在10月30日左右报名,对报考职位专业限制不明确的考生,需要在这几天向招考单位的人事部门进行详细咨询,以免错失机会。

网站已经出现“异常”

小章今年30岁,家在南京,在苏州一家外资企业上班。“从下午开始人事部的网站就不能下载‘招生简章’了,也不知道今年南京能有哪些职位可以报考。”小章昨天介绍。与此同时,记者试着打开搜狐和新浪网公务员招考的相关信息,大约要花15分钟才能打开职位表。但是,对很多热门的职位,如中央机关、海关系统、国税系统、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等的查询,则非常不容易,有些根本就打不开。

部门提醒:报名资料须真实一致

江苏省人事厅考试中心的有关工作人员提醒考生,今年中央公务员的报名时间为11天,比往年多一天,没有必要都赶在第一天报名。“在每年国家公务员报名的第一天,都出现了网络堵塞而无法登录报名系统的情况。”苏程学校的李校长建议,考生可以将招考的职位下载下来,挑选几个符合自己条件的职位,并在30日之前关注这些职位的报名人数。另外,这位官员还提醒考生:报考人员应按职位要求和网上提示如实填写有关信息。据介绍,用人单位会在进行面试之前对考生提供的信息进行审核。凡弄虚作假的,一经查实即取消考试资格或录用资格。这位官员认为考生还需要注意的问题有:报考人员在所有职位中只能选择一个职位进行报名;不能用新、旧两个身份证同时报名,因为,按照规定,报名与考场使用的身份证必须一致。

专家建议:30日左右报名较为稳妥

“今年报名较往年多出一天,但是,没有补报名的时间。按照往年的经验,一般考生在10月30日左右报名较为稳妥。”昨天,有着8年公务员考试培训经验的苏程学校的李老师分析介绍,如果考生只有一个较为满意的职位,且符合报考条件,可以随时报名。对有多个职位选择的考生来说,就存在一定的技巧。尽量不要赶在前几天就报名,30日左右报名较为稳妥。原因是,如果报上名经过审核后,考生就不能更改自己的志愿,如果报考该职位的人数较多,成功的几率不大。在观察到10月29日后,就大概知道哪些是较为热门的职位,应该避开它们。留下3到4天的时间报名,考生可以选择较为冷门的职位报考。如果第一志愿没有通过审核,可以在后面的2到3天里,赶紧提交第二志愿。如果考生将这次考试当作应对江苏省公务员考试的练笔,和第一种情况一样,可以随时报名。不过,为能顺利得到这次锻炼的机会,可以早一点报名。(刘字荣)

来源: 南京晨报

相关文章:
财政部2008年公务员录用英语考试大纲
公务员考试行测高分之道:不会做的题也要得分
200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时事名词解释总结
08年交通部机关招考录用公务员专业考试有关情况
2008中央、国家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
国家公务员录用暂行规定
国家公务员录用面试暂行办法
公务员考试申论基本内容
公务员考试行政能力测试包含哪些内容?
国家公务员考试考务咨询电话
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政策咨询电话
图片新闻:
“嫦娥一号”最后定于24日18时5分发射 各项工作准备就绪
北京首现“养老房屋银行” 租房入住养老院
更多 >>

观察与思考
中共十七大报告解读/ 聚焦十七大/ 十七大前人事任免/ 人事任免-中央 地方
· 中国反垄断法出台 向垄断说“不”
· 直击中国各地房价
更多>>
中国发展报告
中国改革评估报告 / 中国数字报告
· 中国农村计划生育网络
·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6年)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