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专家专栏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要闻  -上海世博会呈现两大创新亮点 动迁工作获99%以上动迁居民支持  -广州决定收回80宗闲置土地 坚决打击囤积 下半年房价将加速上涨 -今年洪灾直接经济损失525亿元 因灾死亡652人 陕西洪灾致16人死 -上半年我国大中型钢厂实现利润翻番 下半年钢价不会有大回落  -沪深股市低开高走 沪指站上4400点 两市总市值逼近20万亿元 -《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办法》8月1日起实施 优抚对象可享受3项优待 -3月末我外债余额$3315.62亿 黑石大跌 国家汇投公司亏损5亿美元  -5油企获首批原油经营资格 民企可经销成品油 高额投资成门槛 -上半年全国单位GDP能耗降2.78% 社科院称GDP应控制11%内 -中国今年第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港校内地揽才逐年走强 高额奖学金和国际化背景诱人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7 年 07 月 27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今年香港高校内地招生录取工作已全部结束,港校在各地的生源较之去年百尺竿头。例如香港中文大学,今年在北京录取的5名获得奖学金的考生中,理科生分数超过700分,文科生成绩也超660分,与北大、清华的在京录取分数线比较接近,该校也坦陈:录取分数线高于去年。在高额奖学金吸引和国际化的教育优势诱导下,港校抢摊内地今年又获大丰收。业内专家表示:港校今年带走了比去年更多的高考第一名,内地顶尖高校不妨虚心学习,并成为前进的动力。

港校内地揽才逐年走强

内地高考状元,在去年赴港热潮后,今年更多的选择了去香港接受高等教育。例如:今年的浙江状元李清扬,最终选择入读香港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的“会计与财务管理”课程;上海状元胡文琦则坦言家境不太好,故为了巨额奖学金而选择港大,放弃清华。

在日前中国校友会网大学评价课题组进行的一项调查中,详细解析了1999年到2006年我国多省市高考第一名的去向。调查数字显示:港校在2005年突然“崛起”,去年揽走最高分人数突破1/5。尽管,从多年来录取第一名考生的总体数量来看,香港三所著名大学仍远远少于清华北大,不过港校在这方面的增长却很快。

2006年,在京港5校共招到的72个第一名中,港校已经争取到了15个第一名,所占比例上涨为20.83%,同比增长了7倍多。今年各校录取第一名的情况尚未完全公布。但香港大学已经确认目前招到了7个第一名,比2006年还多出一名。香港中文大学到目前为止也已经招到至少两个第一名。而第一名考生的收生大户香港科技大学没有公布今年的情况。但按趋势分析,今年3所顶尖港校招走第一名的数量将会多于去年。负责课题研究的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富晓星、中国传媒大学博士陈娟、武汉大学博士蒋旭等专家表示:2007年将是港校内地敛才“划时代”的一年,内地第一名“南下”的数量预测将突破1/3大关。

高额奖学金和国际化背景

选择了港大的上海理科状元胡文琦表示:“最后决定到港大读书是经过慎重考虑的,选择的理由有很多。一方面是港大的国际化背景吸引了我。另一方面,我觉得到港大读书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不过,最终让她下定决心的还是港大提供的45万元全额奖学金,“如果港大不提供全额奖学金,我不会去。”同样进入港大学习的浙江状元李清扬则表示:到香港读书可以开拓眼界,接触更加全球性的东西,相信获得的机会也更多。

被浸会大学录取的考生小施告诉《市场报》记者:尽管没有得到全额奖学金,但还是选择去香港读大学。“因为香港有更多的出国机会。香港和国际接轨更加紧密一些。尤其我学的是理工科,更加需要接触前沿的科技。”

北大、清华招办的工作人员在接受《市场报》采访时也均表示:奖学金主要是对优秀生的一种鼓励手段,绝非招揽考生的“筹码”。北大招办人员表示,北大每年会给各省市优秀新生提供4000元奖金作为奖励,4年发放1.6万元,这种奖励方式是应该的,尤其对贫困生来说更有帮助,但是不能用钱的数量多少来判断是否对考生重视。清华招办负责人员也表示:今年清华的新生奖学金有所增加,但奖学金不是最主要的,很多考生有一种“清华情结”。

两种教育模式的竞争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周孝正在接受《市场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香港高校进入内地招生,尽管每年的招生人数还很少,但产生的影响却非常大。可以说,港校到内地吸引人才,为内地的高等教育引入了有效竞争。随着内地对香港高校的了解增多、选择到香港读书的内地优秀学生日渐增多,势必对内地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师资力量等各个方面产生全面而有一定深度的影响,促进内地高校进一步与国际接轨。

教育专家杨东平说,内地高校和香港高校最大的不同在于,他们是两种教育模式。香港高校遵循的是学术自由、学生自治、通才教育原则,其真正目标是培养现代社会的知识分子,进行公民教育。

“好学生的标准会不一样。”杨东平说,“内地的高考高分学生到了香港需要接受一次洗礼。”

杨东平说,如果自己身边的亲朋好友咨询报考内地还是香港的大学,他会“毫不犹豫”地推荐香港,因为“香港任何一所大学都比内地一流大学要好”,“国内名校的办学模式相差无几,而香港高校完全不一样,这是两种教育模式的竞争”。

来源: 市场报

相关文章:
港校每年内地招生千余名 200人将获全额奖学金
港校在京面试启动 7月2日前后公布录取结果 安徽教育厅道歉
“港校热”,是冲击更是交流
教育部官员:今年香港一共有12所大学在内地招生
内地学生申请就读香港大学人数目比去年增加
港大在沪选考生更看重面试 高考成绩非唯一标准
港大在京招生面试名单公布 400多名学生获面试资格
港大将向北京高考理科第一名提供14万港币全奖
北大宣布录取7省市状元 浙江理科状元放弃港大
图片新闻:
长江上游强降雨形成新一轮洪峰 三峡工程首次发挥防洪功能
中国将在北部湾重点打造石化和能源基地 缓解西南油品短缺
更多 >>

观察与思考
中国能源发展战略规划/ 07年中国改革重点行业
· 中国经济博弈高油价
· 投资技巧指南 答疑解惑直通车
更多>>
中国发展报告
中国改革评估报告 / 中国数字报告
·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6年)
· 中国企业家看社会责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