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多人口、其中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近9亿的人口数量大国,但老年人口比例不断提高、绝对数量不断增多和劳动年龄人口增长率不断下降、绝对数量不断减少共存的发展态势,使中国正面临劳动力短缺的现实挑战。
我国是一个人口数量大国,劳动年龄人口绝对数非常庞大。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显示,该年末我国总人口为130756万人,其中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为89742万人,占总人口的68.70%。但一段时间以来,有不少专家学者在各种不同场合呼吁,要从现在开始注意我国业已存在着的劳动力短缺问题,并采取切实措施以应对越来越严重的劳动力短缺问题对社会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
老年人口比例上升与劳动年龄人口比例下降并存
经过数十年严格的计划生育人口政策的调控,我国在一个比较短的时间内基本上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反映妇女平均生育水平的总和生育率1970年为5.81,1990年为2.31,1999年更下降到更替水平2.1以下,目前为1.8左右,远远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相当于发达国家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的水平。
与这种变化相伴随的则是人口年龄结构的转变,与此同时,我国的人口年龄结构正发生深刻的转变,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老年人口比例不断提高,其绝对数量不断增多。我国五次人口普查的人口年龄结构显示,65岁及以上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4.41%、3.56%、4.91%、5.57%和6.96%;并且随着时间的推后呈现出加大的趋势。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显示,60岁及以上人口为14408万人,占总人口的11.03%(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0045万人,占总人口的7.69%)。由此可以推断出,我国老年人口数在总人口中的比重逐渐提高,老龄化呈现出加快的趋势。
二是劳动年龄人口的增长率不断下降,其绝对数量不断减少。五次人口普查的人口年龄结构显示,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59.31%、55.75%、61.50%、66.74%和70.15%;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显示,15—59岁人口为89742万人,占总人口的68.70%;与“五普”相比,下降了1.45个百分点。同时,随着劳动年龄人口增长率的不断下降,劳动年龄人口绝对数也开始呈下降的趋势。
联合国人口预测中方案显示,从2015年开始,我国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在达到峰值后逐年减少;而劳动年龄人口增长率的快速下降,则现在已经开始;预测结果还显示,2005—2030年,我国50—64岁年老劳动人口将增加67.1%,而15—29岁的年轻劳动人口则减少18.8%。因此,我国在人口转变过程中所出现的老年人口的增多和劳动年龄人口的相对减少,使劳动力短缺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
劳动力供给正处于从“无限供给”转向“有限剩余”的拐点
劳动力“无限供给”是指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下,劳动力非常丰富,不用增加工资,就可以源源不断地雇到劳动力。长期以来,通过利用充足的从农村转移出来的廉价劳动力,我国企业克服了资本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以低廉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国际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实现了数十年的经济高速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2004年数据,我国现有进城农民工1.2亿人。2005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82321亿元人民币,外贸进出口总额1.4万亿美元;而创造这一经济奇迹的主要是密集于出口加工制造业的外来农民工。
但是,随着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对劳动力需求的加大,以及投入到市场的劳动年龄人口越来越少,目前我国劳动力供求关系已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2004年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出现的“民工荒”、“技工荒”,是劳动力出现短缺的一个最初信号。和以往所说的“技工荒”不同,目前缺少的不仅是技工、而且还包括普通工人。这是自从1989年首次出现民工潮以来从未有过的。可以说,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无限供给”已处于拐点。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调研报告显示,全国20%的农村已无多少剩余劳动力;在中部地区的许多农村里,16—25岁的青壮年越来越少,几乎没有剩余的劳动力了。
劳动力短缺表现为从市场结构性短缺过渡到数量性短缺
结构性短缺的主要特点就是区域性短缺,在产业集中的地方发生短缺;同时,还以技术性短缺以及年龄、性别的短缺,特别是年轻女工的短缺等形式表现出来。2004年初珠江三角洲地区、闽南地区出现的“民工荒”、“技工荒”,相当一部分人认为这是短暂的、过渡性的,是劳动力结构性短缺的问题。但2004年珠江三角洲地区、闽南地区出现“民工荒”、“技工荒”后,第二年继续扩大到长三角地区,2006年更是进一步扩大到环渤海湾经济区。这种非特定区域性、非特定产业性的“民工荒”、“技工荒”现象,不是仅以市场结构性短缺就能够解释的,它是我国劳动力表现为数量性短缺的一个征兆。
反映在劳动力市场上,是劳动力需求数量与求职人数的比率趋于上升。我国劳动力市场信息统计数据显示,2001年四个季度中,该比率最低时为0.65,最高仅为0.75;2002年最低和最高分别为0.73和0.89;2003年为0.86和0.9;2004年为0.89和0.94;2005年第一季度这个比率为0.94,第二季度为0.95,有继续扩大的趋势。
这种趋势反映了求职人数和用工单位需求之间差距进一步缩小。我们可以从人口年龄结构发展变化趋势上得到答案。随着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增长速度的减慢,能够投入到市场的劳动力数量也越来越少;另一方面,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却需要越来越多的劳动力。因此,在一定的时间点,两者将达到平衡;之后,前者将越来越落后于后者,出现落差。2004年,我国新增劳动年龄人口数已经开始低于劳动力需求量,出现了落差,供求关系开始转变。由此可以判断,劳动力短缺呈现出一个全局性特点,整体供给不足,而不仅是结构性短缺。
劳动力短缺挑战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过去一段时间以来,我国处于劳动年龄人口比重高、劳动力供给充分、人口抚养比低的“人口红利”期。与此相适应,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是建立在过分依赖非熟练的劳动力投入、靠增加生产要素投入的基础上的。这种经济发展模式使劳动密集型产业迅速扩张,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得到了较好的利用,从而把人口年龄结构优势转化为我国经济的比较优势:一方面,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得到了较好的利用,另一方面,促进了这一时期经济的高速增长。
有专家研究显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平均在0.2左右,就意味着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就业增长大约要0.2个百分点。虽然这个就业弹性并不令人满意,但反映了我国经济增长对劳动力投入的依赖。
过去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高投入,包括资本的投入和劳动力的投入。目前在劳动力供给关系发生改变的情况下,劳动力短缺问题将会对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但是,“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只要我们能够采取适当的措施,就能够化劳动力短缺的劣势,实现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比如,从劳动集约型转向资本或技术密集型,从主要依靠劳动力和资本的高投入到主要依靠生产要素的科学合理配置、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而实现经济增长的方式,从而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以达到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作者系河北大学副校长、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