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扎根新的热土
2009年8月25日,对于世代居住在丹江口库边的河南省淅川县金河乡姚湾村村民来说是个难以忘怀的日子。这天天还没亮,全村老老少少1094口挎上包袱,在县乡干部的陪伴下,踏上了前往数百公里之外的郑州市中牟县的移民搬迁之路。
中牟县毗邻郑州,紧靠黄河,土地平整,水资源充足,是远近闻名的水产、蔬菜、花草特色县。然而对于刚刚迁来的移民来说,这里不过是一片陌生的土地。
发展前景激励人
为了使搬来的移民“可发展、能致富”,中牟县在搬迁前对姚湾村进行了先期调查,依据库区居民的生活习惯和当地的农业特色,确定了“水产养殖、高效种植、劳务输出和特色副业”四大致富途径。
为此,中牟县专门为姚湾村240多户移民挖了占地380余亩的32个连片鱼塘。“我们一直生活在库区,养鱼大家熟,都争着养,可塘少户多不够分,最后只能抓阄承包。”姚湾村副支书姚先佩说。
但没养多久,许多移民就反映:以前在水库里养鱼用网箱,饲料用得少,鱼还不生病,现在在塘里养,跟以前区别很大,根本养不活!按照迁安两地为姚湾村量身打造的3年发展规划,今后还要在该村建大棚、盖猪场、盖鸡舍,村民对于这些项目更是不感兴趣——熟悉的养鱼都不行,这棚里种菜、场里养猪养鸡能搞好?
意识到问题的中牟县政府当即决定,对全县的移民集中进行技术培训,同时鼓励迁来的年轻人到农技学校学习。2009年9月,为期一个月的移民集中培训正式进村开课。
培训结束后,当地政府又组织姚湾村村民到山东寿光学习大棚蔬菜种植,并从邻村和山东分别聘请了养鱼和种菜能手进村指导,村里的种植、养殖业逐渐发展起来。
“去年我们算了笔账,一个鱼塘一年净挣2.5万,一个大棚一两万,现在人人忙致富,就是想打牌,也只能找‘起牌手都哆嗦’的老人了。”姚先佩说。
如今,沿水泥公路进入姚湾移民村,只见漂亮的农舍整齐划一,村南是连片鱼塘,村北是几个养殖场,村边上还有几十座蔬菜大棚,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老家人均7分坡地,一年200块都没人租,现在有的群众把地租给别人搞规模生产,一亩地收租赁费600块还嫌低。按照规划,明年我们准备再建30个大棚、2500头规模的生猪养殖场。”姚先佩深有感触地说,“故土难离,搬迁后半年内确实很想家,但组织起来搞发展后,致富前景激励着大家,慢慢地根也就在这儿扎下了。”
情感抚慰稳定人
在外人看来,移民一句“不愿搬”顶多是不适应,而在几年来从头至尾采访搬迁移民的河南日报农村版记者赵川眼里,“那是一般人很难体会的伤痛,是人生中又一次脐带断裂”。
赵川说:“守着土坯青瓦的老房子,生活了一辈又一辈,当村民亲手将祖屋的最后一堵山墙推倒,荡起的一大片土灰后,常常可见满脸沧桑的老人热泪横流,紧攥拐杖的手抖个不停……”
南阳市统战部部长、父亲这次也是移民的刘朝瑞告诉记者,移民稳定有三难:一是熟悉的山没了、水没了,过去的自然、生存环境不复存在;二是群体文化和生产方式变了,方言不同,种植、养殖项目不同,包括以前吃米现在吃面,连生活方式都不同了。三是信息链断裂了,这是最重要的,农民至少有一半的信息来自熟人社会,这个熟人社会既包括本村村民,也包括十里八乡的熟人、亲戚,移民后熟人信息链不再完整,移民在情感上就会感觉孤独无助。
姚湾村也不例外。生生插入一个陌生的地方后,感情纽带突然隔断,姚湾村的矛盾一下子爆发出来。虽然是在农场建起的新村,可安置之初,村民还是为当地风沙大、土地不够平整、出行不方便、水渠没硬化等各种问题屡屡上访。2009年搬迁之后,当地政府为移民犁了地、给了种、分了肥,可村民就是不种地,最后无奈之下,政府替移民把麦种播到地里。
为了真正了解移民,倾听他们的情感诉求,中牟县精选数百名县乡干部开展以驻点调研、驻点谈心、驻点帮扶、驻点培训、驻点工作为主要内容的“五驻点”活动,通过这一活动,解决移民反映的问题达320余个。
在畅通了移民情感诉求的干群渠道后,中牟县还加强了移民工作的合作机制:全县安排20个县直单位对口帮扶移民村,深入家家户户排解矛盾;与迁出地淅川县结成友好县,由淅川县金河镇党委书记挂职中牟县党组成员,列席全县重大移民工作会议,搬迁后改组的移民村支部书记则列席迁入镇的移民工作会。
除了为移民排忧解难,迁安两地还鼓励和组织移民村与周围村一起搞文艺活动,以文艺为载体加速移民融合。“搬来后,淅川老家为我们演出了2场大戏,中牟县送来了3场文艺演出,还组织村民与当地人一起唱戏、玩船、扭秧歌、踩高跷,这些现在都成了我们的保留节目,去年,演得好的还专门被请到了郑州演出。”姚先佩说。
今年10月26日,河南省对外宣布,省内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的外迁移民搬迁全部结束。姚湾村村民说:“现在许多亲戚朋友都搬到荥阳、新郑和新乡了,以后走亲戚也方便,在这儿安家扎根就更踏实了。”而让姚先佩感动的是,搬到中牟的2年多,全村共有13位老人去世,除个别回乡探亲病逝外,其余的全部火化后葬在了中牟当地。
社会融入带动人
如果说老人长眠中牟,从感情上稳定了移民;那7户和当地人结亲的移民家庭则带动了全村移民加速融入当地社会,让姚湾村成了当地熟人社会关系中的一环。
26岁的姚周峰在2009年之前和妻子在深圳打工多年。听说移民搬迁,像村里许多年轻人一样,姚周峰意识到这是一个可以改变个人甚至全村生存状态的机遇。辞去工作,搬至中牟后,姚周峰和父亲当年就承包了移民村里的17亩鱼塘。
距乔迁新居不到半年的2009年底,姚周峰的妹妹出嫁到了离中牟姚湾移民新村不远的官地庙村。“当地群众不排外,父亲是电工,邻里乡亲互帮几回忙,熟悉之后这事也就水到渠成了。”妹妹的出嫁,让全家甚至全村担心“被欺生”的疑虑彻底打消了。
现在,跟着邻村师傅学养鱼、互相借钱搞发展、节日文艺交流在村里成了常事。姚周峰说:“光邻村朋友借给我搞养鱼的钱都有十几万了。”姚先佩说:“村里搞起文艺演出后,我们逢年过节就会到邻村走一遭,邻村有个红白喜事,我们也会过去搭个手帮个忙,几回下来,有个打工的活儿邻村也都先照顾我们。”
据介绍,目前,仅邻村种草种花大户吸纳的姚湾村妇女劳动力就有数十人,每天早上车接、晚上车送,每个人一天有五六十元的收入。
中牟县移民办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了让移民更好地融入当地社会,县乡多次到周边村庄进行宣传,营造融洽的氛围,提倡村与村互相帮扶。
如今,融入当地社会后的姚湾村村民不仅没人返乡投亲,有人还把留在家乡的亲戚也搬了过来。今年3月姚周峰的父亲在外出买鱼苗的路上不幸遭遇车祸,当场身亡。在周边群众的帮助下,姚周峰把父亲葬在中牟后,挑起了全家的大梁,“我已经把远在淅川的姐姐接了过来,全家都要在这里扎根”。(半月谈记者罗辉 李鹏 林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