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证券时报记者 刘行健
“这是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以来的最后一个堡垒,也是最大的一块蛋糕。”著名投资人、三角航空科技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陈骏德非常看好中国通用航空市场,并认为这个市场将复制和超越汽车产业在中国的高速成长。
数据显示,通用航空产业的投资拉动效应是1∶10,而汽车产业是1∶4。陈骏德对此更乐观,他说,日本研究发现,60%的技术来自航空业,实践经验也表明,一个航空项目发展10年后给当地带来的效益产出比为1∶80,技术转移比为1∶16,就业带动比为1∶12。
通航发展众人拾柴
通用航空淘金潮已经悄然掀起,各地鼓励的同时,产业资本、投资基金对这一新兴投资领域给予了极大关注,实力雄厚的上市公司、央企对通用航空也表现出了很大的投资兴趣并已开始试水。仅本次参与通航大会投资论坛的各路投资机构就超过80家。
“很多投资者来渭南考察通航的投资机会。”渭南市市长助理高远洋说。西安航空基地党工委书记金乾生认为,通航产业发展是个系统问题,政策、市场及产业链各端都要发展,需要各路资本参与以及国内外合作。
中国民用航空局副局长夏兴华介绍,去年以来,全国20多家省、市、自治区都把发展通用航空作为重要内容。
从各地来看,通航产业也在加快布局。中航通飞广东珠海基地的规划面积为40平方公里;中航通飞北方基地在辽宁沈阳,规划面积为68平方公里;陕西渭南规划了面积124平方公里的通用航空产业开发区和国家通用航空产业试点园区;河北石家庄的栾城通航产业基地,生产Y5B系列、小鹰500、海鸥300等飞机;山东滨州航空城规划占地8000亩,总投资13亿元;辽宁大连的东北亚航空城,占地15平方公里,总投资15亿美元。
内蒙、新疆地区已经在搞通勤航空试点,北京已完成了通航产业发展规划,拟大力发展公务机运营业务,海南则在实行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
全产业链机会三步走
通航兴起给全产业链带来了投资机会,依照通航产业集群化发展的规律,以机场运营为中心,飞机制造、零部件生产、飞机销售、飞机维修、人员培训、旅游观光、公务包机、FBO、融资租赁、航空保险等产业蓄势待发。
金乾生把企业投资机会划分为三个阶段,技术准备阶段,主要依靠国家扶持和天使基金介入;技术转化为产品阶段,创新投资和风险投资开始参与;产业投资阶段,产业资本寻找成熟安全的项目纷纷进入。
高远洋认为,资本有不同偏好,从产业现状和投资回报来划分,通航投资机会可以分为短期、中期、长期三个阶段。他说,短期来看,飞机及二手机销售、通用航空培训、飞行旅游观光是行业内可以马上获得收益的项目。中期来看,包括运营、FBO、商务包机、整机生产有望获得发展。长期来看,通用航空机场建设、飞机型号项目还需要投资者的耐心等待。
金乾生认为,服务和配套是通航产业短期的投资机会,用他的话来说,通航培训是通航产业“现在就能赚钱的行业”。在阎良基地,一位从德国回来的年轻人创办了一家培训机构,公司刚刚开办,仅为基地通航零部件制造企业进行员工培训,就供不应求。
机场是个长期投资,短期来看很难通过运营收回成本,但是另一方面机场又是战略性资源,地点具有独占性和排他性。高远洋说,机场是个资产性投资,地块升值空间潜力巨大。国外很多通航机场并不大,往往建设在风景优美的地方,配套有高尔夫球场等俱乐部。
金乾生认为,机场建设地点和方式设计很重要,比如西安航空基地引进一家地产公司在旅游点附近建设机场,然后同时开发商业地产,“这样本来长期回报的投资就能较快收回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