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4万亿”投资在内的中国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将在2010年跑完自己的里程。众多分析人士表示,在中国经济发展的下一场剧目中,民间投资将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3月2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表示,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明确禁止准入的行业和领域,如交通电信能源基础设施、国防科技工业、保障性住房建设等领域。
近日更是有消息称,《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暂定名,下称“新36条”)即将发布。
相比5年前的“非公经济36条”,新36条的内容更加细化,如可能会鼓励民间资本进入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领域,进入部分铁路支线、干线建设等。
业内人士分析,这将是一轮新的国进民退的契机,但民间投资要迎来春天,还要突破不少障碍。
“玻璃门”和“弹簧门”阻碍民间投资启动
其实,关于民间投资的讨论从来也没有停止过。民建中央在此次的“两会”上提交的一份关于应对金融危机积极扩大民间投资的提案中,建议采取六大措施积极扩大民间投资。
中国工商联则透露,已连续多年向发改委提出,进一步放开成品油零售和进口领域,改善地方炼化企业发展环境,促进成品油供应多元化体系的形成。
“目前地方政府面临融资困难,要是继续依靠政府投资将带来政府财政危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投资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投资协会副会长高辉清昨日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国家需要靠民间投资促进经济的发展。
但是,在接受记者采访中,一些专家在对能够打破这些民间投资的“玻璃门”和“弹簧门”两道障碍表示担忧。
中国投资协会副会长张汉亚告诉记者,民间投资进入一些领域会遇上两道门,一个是“玻璃门”,看着可以进去,真的想进去的时候,头上会撞个大包;还有一个就是“弹簧门”,刚刚把脚挤进去之后稍稍不小心就被弹出来了。
“对民营企业的发展,有若干个领域,可能并不属于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带有一定竞争性领域,能不能敞开,这是我所关心的。”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柳传志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觉得会比较难做的,因为这些行业已经形成了一套传统。”
石油、煤矿领域成为“伤心地”
对于在“新36条”中,允许民间投资进入石油和天然气的勘探开发。一些专家也不是很乐观。
中国投资协会副会长张汉亚昨日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民间资本无法进入石油行业,除非国有企业能够退出,几家国有大型企业干得好好的怎么可能退出?”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垄断行业中民营资本进入比重不超过20%,在全社会80多个行业中,允许国有资本进入的有72种,允许外资进入的有62种,而允许民营资本进入的只有41种。
“欢迎民营企业进入到这些领域是好的,但同时相关领域中的国有企业要退出,如果‘巨无霸’坐在那儿,让民营企业进去做什么呢?”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与金融学教授许小年接受媒体采访时认为。他表示,有出才有进,拓宽民间投资应适当引导政府投资逐步退出一般性竞争领域,防止挤出效应。
张汉亚认为,民间资本之所以不敢投是因为石油、煤矿领域都被国有企业占据着,这些领域也是民间资本的“伤心领域”。当初自由地进入,结果政策一变就被清退出来或是以很低的价格被收购。“现在要是再让他们进去也会很疑虑,已经有心理障碍了。”他说。
高辉清也认为,目前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地位和受保护的程度是不一样,两者之间缺少公平对话的机制。
在垄断行业对民资准入制约上,发改委副主任穆虹坦言:“目前民营投资准入难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一些传统的垄断行业。”
“要真正地打破这两道门,必须从法律上去保障民营企业的权益,取得相同的国民待遇。”高辉清说。
期待出台更实际措施
事实上,为了鼓励民间投资,很多地区已经开始悄然采取措施,目前,已有北京、广东等地展开工作释放民间投资活力。
记者了解到,北京正在考虑开展房地产信托基金试点,在高端产业、旅游产业、文化产业、金融保险等领域重点通过产业投资基金等方式吸纳民间投资。同时,开展BOT(建设—经营—转让)、BT(建设—转让)试点,鼓励民间资本介入基础设施、市政设施、公共服务等领域投资建设。
而广东则表示,将增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按照“凡是民营资本能办的事,尽量让民营资本去办”的要求,引导各类资本投向能源交通、重大产业项目、技术改造和科技创新等关键领域。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认为,民间投资准入拓宽除扩大了金融行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加大民间资本参与经济增长的比重。同时,放松民间资本向垄断行业的准入标准是一个很大的改革,不过这是一个渐进过程,不能要求一步到位。
华泰联合证券研究所亦分析指出,期待出台更实际的措施促进民间投资,当降低税负或民间金融服务得到财政支持时,拓宽民间投资的形势将更为乐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