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图片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专家专栏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数据库/周刊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要闻  -1月CPI同比上涨1.5% 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指数 同比涨9.5% -一月进口创17年新高 政策暂不会更紧 中国取代德国成出口冠军 -3位副总理和15位部长组成食品安全委员会/部门构成 级别超正部 -土地整顿升级 地王被迫入市 开发商盯二三线城市 京三大变革 -重庆涉黑案龚刚模等购15支枪 默许下属杀人 被判无期 罚5021万 -1月IPO中国股市拔头筹 中投持美股84只 19年有13年A股节后上涨 -醉驾一次交强险费率最高上浮30% 央视火灾追责71人 原台长降级 -2010年1月人民币贷款增1.39万亿 中石油在长庆油田建最大储气库 -春运客流迎最高峰 实名制正调研 九省区暴雪 河南三地机场关闭 -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将成立 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将取消借读费
首页>>产业经济
多晶硅行业"画"3000吨生死线 中小企业面临"自生自灭"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2010 年 02 月 11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多晶硅行业准入标准》(下称《标准》)出台已经进入读秒倒计时。国内一家大型多晶硅生产企业负责人向中国证券报记者透露,尽管把多晶硅准入门槛设定在3000吨一直存在争议,不过,该准入标准最终还是会通过,目前方案整体已经成熟,春节后应该就会下发执行。

3000吨,直接向国际先进水平看齐,无疑大大提高了中国多晶硅行业未来进入者的门槛,必将直接引发行业的一场大地震。“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标准指的是新进入者的标准,很多想来参与的企业玩不起了,对已经具有产能的企业,则要靠市场来淘汰。”上述企业负责人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

确定单线3000万吨生死线

继2009年9月、11月工信部、科技部等数个部委就《标准》进行两轮广泛征求意见后,2010年1月19日,工信部再次召集无锡尚德、江苏中能、赛维LDK、洛阳中硅等主流多晶硅企业探讨《标准》。

江苏中能硅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吕锦标向中国证券报记者介绍,1月19日的座谈再次讨论了规模、能耗、物料利用率等指标,相比之前的几次征求意见,这次座谈还特别提到了主管部门的监管政策,包括在土地、金融等监管方面的工作机制。

据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即将推出的《标准》确定了“新建多晶硅项目单线规模必须大于3000吨/年,占地面积小于6公顷/千吨,还原电耗小于80千瓦时/千克,还原尾气中四氯化硅、氯化氢、氢气回收利用率不低于98.5%、99%、99%”等众多准入标准。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李俊峰表示,《标准》经过了多次讨论和修改,目前已经基本确定,预计很快就能够出台。目前看来,难点在于落实。一方面,单线产能3000吨,技术要求高,普遍推行有难度;另一方面,落后产能要淘汰,退出补偿机制需要明确。

在一家地方多晶硅企业看来,如果是“单线产能”达到3000吨,就意味着众多小企业被淘汰几无悬念,但如果不是“单线产能”,规模较小的企业可以自主“联合”,“跳一跳”,就能够着这条红线。

“设定的是单线3000吨/年,否则,如果是多线产能叠加,本身就没有意义。”吕锦标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目前国际上的主流厂商都是5000吨/线,向国际先进水平看齐已经时不我待。

“这对于我们这样的企业是利好。”吕锦标介绍道,江苏中能现在是国内最大的多晶硅生产企业,产能为1.8万吨,2009年产量7000吨,今年预计产能将达到1.5-1.7万吨多晶硅。他指出,公司在实践中发现,单线产能在1500吨的项目,成本到40美元/公斤,就已经再也下不来了,成本控制有限,相比5000吨/线项目30美元/公斤的成本来说,在规模经济性方面差距甚远。

对于行业龙头来说,3000吨的红线并不算高标准。多次参加标准设定内部讨论会议的江苏中期曾提出过5000吨的标准,但最终未获相关部委采纳。

中国多晶硅业需“挤水分”

2006年下半年以来,国内对多晶硅的投资逐步升温,截至目前,已建成产能接近5万吨,大大小小的项目以及规划项目不下40个,江西、四川、江苏等省已经成为国内多晶硅项目的主要分布地区。

比如四川,其一省的多晶硅产能就已经达到1.5万吨,投资27亿元的成都天威硅业公司年产3000吨的项目于2009年9月正式试产,投资15亿元的四川雅安市永旺多晶硅有限公司3600吨多晶硅项目一期600吨也已经投产。

不过,国内多晶硅行业的实际情况并不像外表的数字那样光鲜。有业内人士向中国证券报记者介绍,事实上,实际产能具有一定规模的项目也就20个左右,很多项目产出的都是纯度不达标的非成品,或者还只是规划产能。2009年,中国多晶硅的实际消耗在3万吨,而实际的国内产量只有1.6万吨。

吕锦标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目前很多多晶硅项目都是规划产能,与实际产能相去甚远。对于整个多晶硅行业来说,真正过剩的部分只是低端产能,过度投资效益低下的低端产能,造成了很大的资源浪费。

这次《标准》的制定过程,实际上也是一次对多晶硅行业现实情况的摸底过程。自去年9月份以来,工信部就多晶硅“产能过剩”问题进行了数次调研。前几年行业的高利润率,吸引各路资金纷纷涉足多晶硅,造成低端产能迅速膨胀;又由于缺乏必要的政策引导,真正有市场、有需求的高端产能发展相对滞后。而且,“结构性过剩”之势还在恶性发展,目前各地还在大量规划新上多晶硅项目,其中,3000吨以下的中小型项目几乎占到80%,申报3000吨项目的则寥寥无几。

《标准》的推出,将对多晶硅行业来一次挤水分的“消肿大手术”:借助新建项目的红线,那些已经规划但未报批的项目多数将被直接拦在市场之外;借助环保能耗标准及市场之手,众多已建中小型项目也将淘汰出局。

存量退出由市场说了算

“还需要注意的是,此次《标准》虽然是新进产能的门槛标准,但是对于现有产能也会在环保指标和能耗指标上卡死。”有业内人士对中国证券报记者透露,“《标准》规定,到2011年底前淘汰综合电耗大于200千瓦时/千克的多晶硅产能。”

这一点意味着国内多晶硅市场洗牌会相当剧烈,很多环保指标不能达标的企业要么再投资进行设备改造,要么等着退出市场。

江苏一家多晶硅企业人士表示,对于能耗标准,别提规模实力较小的厂商,就连千、万吨产能的厂商都感到发怵,不少厂商因为没有多晶硅生产尾气的配套回收设备,生产每千克多晶硅的综合能耗远超过200千瓦时/千克。

而赛维公司有关人士表示,希望标准可以再高一点,这样,行业进入者都是规模技术较高的企业,有利于提升行业整体的竞争力。据了解,赛维目前拥有的3条多晶硅生产线都是5000吨的产能标准,2009年预计能够实现太阳能级多晶硅还原电耗约40千瓦时/千克。

在无锡,有一家多晶硅厂商,在国际多晶硅价格高达400-500美元/公斤的时候进场,当时该厂的产能只有几百吨,生产成本为170美元/公斤,即使如此高的成本,在当时依旧能够实现暴利,随着多晶硅价格的回落,该厂选择了获利退出。

目前多晶硅的价格已降到60-70美元/公斤,已高于国内一些项目的生产成本。吕锦标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很多300吨、800吨的项目在去年之前都算是中型项目,但这些项目的成本也在80美元/公斤左右,现在显然已经无法能够正常开工生产了,即使没有产业政策的限制,它们也无法在市场上存活。

自多晶硅价格持续近一年的低位徘徊以来,不少多晶硅厂商已经因利润大减而陆续减产或退出,但上面提到的无锡厂商却走了“回头路”。由于认识到设立门槛之后的行业会更有秩序,该无锡厂商决定,利用前期赚取的大量利润,斥资投建3000吨以上的生产线,重整旗鼓再杀入多晶硅市场。

“实际上,多晶硅行业还属于朝阳产业,只是现在进入门槛提高了,对于想要长期在此行业发展经营的企业来说仍然存在投资价值,而且,现在的整体投资成本已经明显低于2008年之前。”一大型多晶硅生产企业负责人如是说。

(责任编辑:朱津津)

来源: 中国证券报

相关文章:
多晶硅“门槛”定调 2010或成行业分水岭
全部能耗回收两到三年 多晶硅行业"命悬"高能耗
产能过剩多晶硅魅力不减 百亿资金仍不断涌入
多晶硅产业准入门槛将抬高 是否过剩仍争议不断
多晶硅风电设备等新兴产业被列入产能过剩黑名单
多晶硅等新兴产业被列入产能过剩黑名单 企业发展新能源为补贴
中国将制定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多晶硅产业准入门槛将抬高引争议
政府摸底多晶硅产业发展 新能源板块面临变局
政府摸底多晶硅产业发展 新能源板块面临变局 煤炭产量近30亿吨
图片新闻:
四强赛中国男足3:0战胜韩国队 打破32年魔咒
兰州大雪致全线客车停运 上万人滞留(组图)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