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5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表示,中国已经建成了第一期四个国家石油储备基地。随着新疆独山子国家石油储备基地开工,标志着中国第二期国家石油储备基地建设全面展开。在第二期之后,我国还将建设第三期,最终达到发达国家90天甚至100天储备量的水平。
此前,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数字显示,2009年我国原油产量为1.89亿吨,净进口1.99亿吨,据此数字推算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为51.3%。面对原油进口不断攀升的趋势,我国也正在加快石油储备的步伐。但同美国、日本等国际能源署成员国完善的石油储备机制相比,我国的石油战略储备才刚刚开始。
二期选址更考虑宏观布局
中国筹建石油储备基地始于2003年。根据规划,中国拟用15年时间,分三期完成油库建设,总投资1000亿元。三期的储量安排是:第一期1000万吨至1200万吨;第二、三期均为2800万吨。
截至2008年底,我国第一批镇海、舟山、黄岛、大连四个国家级石油储备基地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
国家发改委曾宣布,二期库容量大约在2680万立方米,相当于1.7亿桶。张国宝透露,与一期不同的是,二期除了地上建储以外,还要建设一些水封岩洞的储备;除沿海外,内地也要建设一些储备库,方向和目标要像国际能源署成员国一样,做到相当于90天甚至100天的备用量。
为谨慎起见,国家发改委始终没有对外公布第二期选址的最终结果,但包括甘肃兰州、新疆鄯善、河北曹妃甸、天津滨海、广州和锦州在内的省区市对于兴建战略石油储备库的热情都十分高涨,都在为建储而积极奔走。有业内人士认为,这些地区积极争取建储主要是看重其对地方经济的拉动作用。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在接受《中国能源报》记者采访时曾表示,作为战略储备的选址,最主要还是要考虑成本和安全。
中国石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王震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也认同这个观点,认为建设二期石油储备基地选址更加注重宏观布局,不会像一期那样将四个基地同时公布出来,而是会陆续开建,因此进度会拉长。“第二期的选址,更多考虑到宏观战略布局和其覆盖范围本身的重要性,对地方经济的拉动作用并不明显。比如,在兰州和鄯善建储,可以方便将来来自中亚的原油输送到我国西南和中部地区。”王震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