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图片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专家专栏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数据库/周刊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要闻  -商务部: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将超50% 去年第4季度GDP预增10.7% -姚景源:房地产业支柱地位一点不能动摇 去年全国居住地价3726元 -外储大增另有原因 "热钱大量流入"似是而非 热钱真实规模难计算 -中信证券连遭割肉门 游资闻风出逃 融资融券或先于股指期货推出 -探月总设计师:我国将择机探测其他行星 曹操墓将成重点文保单位 -权威人士:股指期货有望4月初上市 不足3%股民能过期指资金门槛 -炒房客挤爆海南 日涨5千元 楼价跳跃式上涨 暂停批地引网民热议 -财政部:今年财政收支紧张矛盾甚于去年 吴晓求:印花税将10年不变 -中方重申对春晓油田主权 反对共同开发 反导系统不会威胁东南亚 -8维和英烈遗体今抵京 中国民众网上寄哀思
首页>>区域发展
西部大开发十年摸索 成都成西部城市化引领者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2010 年 01 月 19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中新网成都1月19日电(刘贤)日前,国家信息中心联合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伯特·蒙代尔教授和北京大学厉以宁教授亲临成都调研,并发布了“西部大开发中的城市化道路” 研究报告,把成都树立为西部城市化进程中的新标杆。

国家信息中心综合管理部副主任蒲宇飞在研究报告发布会上说明了研究成都模式的原因。国家战略的重中之重是西部大开发,西部大开发的难点是西部的农村,解决西部农村问题的突破点是城市化,而西部城市化最大的亮点在成都。

研究报告把西部大开发十年来的成都发展道路,概括为“三轴三阶梯”模式,即以“复合城市化、要素市场化、城乡一体化”为路径,从“全城谋划”到“全域统筹”再到“全球定位”的发展模式。成都模式在若干方面为西部城市化提供了自己的经验,起到了标杆作用。

保障农民权益 成都是模范

研究报告中说,城市化是一个主要由经济力量驱动和主宰的过程,也是一个原有的社会结构迅速解体和新的社会结构逐步形成的过程。城市化的前景尽管是美好的,但其过程夹杂着无数个体的痛苦。

厉以宁教授在多个场合强调,城镇化过程中最容易受到伤害的是农民,要把保障农民权益放在首要位置。而成都的经验是始终把维护农民的权益放在重要位置,这也是农民支持和拥护城乡一体化的重要原因。

为确保进入城镇农民的稳定就业、生活安心,成都将城镇公共就业服务政策向农民延伸,在促进进镇农民就业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如加强农民集中居住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建设,建立覆盖城镇和农村的人力资源信息网络,实施城乡劳动力就业实名制动态管理和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动态管理,鼓励和扶持“家庭创业”和社区灵活就业等等。据统计,截至2008年6月末,失地农民集中居住区劳动力12.53万人,就业12.03万人,就业率为96%。

创新土地改革 成都积极探索

国家发展委培训中心主任、发改委规划委员会成员杜平日前透露,西部大开发第二个十年政策将与“富民”结合起来。国家在这一阶段将要促进其机制和制度的创新,如同三十年前给沿海城市试错的权限。成都的统筹城乡发展方面很多是在试错。虽然现在很难说其是对是错,但它有创新的态度,务实的思想,而且大的方向既定的。其指导思想是为成都的可持续发展,为当地农民最大数量富裕起来。

成都市于2008年1月1日出台了《关于加强耕地保护进一步改革完善农村土地和房屋产权制度的意见(试行)》,在全国率先启动了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推动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农村产权制度,以“还权赋能”为核心,对农村土地和房屋实施确权、登记和颁证,将农民对土地和房屋的财产权落到实处;设立了市、县、乡三级农村产权交易中心,推动农村产权规范、有序流转。

经过2年的实践,成都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取得了丰硕的成效。通过全市范围的农村土地实测确权颁证,提升了农村土地权属明晰度;通过在全国率先建立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完善农村土地流转担保等配套政策,提升了农村土地流转活跃度;通过大力实施土地整理和开展 “城市建设用地的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的减少相挂钩” 试点,提升了农村土地的集约利用水平和城乡土地要素流动的自由度;通过创新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办法,着力推进城乡土地同权同价,为构建城乡一体的土地制度做出了积极探索。

六个城乡一体 打破二元经济

城乡二元结构是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现象。美国经济学家W.A.刘易斯认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本质就是二元经济消失并融合为一元经济的过程。由于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具有特殊的形成机理和演变路径,不可能单纯依靠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的自发力量进行破解,而是必须剑指二元体制。

研究报告中指出,打破二元体制,改变二元结构,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既没有历史经验可以借鉴,也没有同类国家的经验可以照搬,只能在实践中摸索。成都在完成全城谋划之后,把视野拓展到全域,把着力点确定为城乡统筹,其城乡一体化实践的切入点首先选择了打破二元体制。

成都提出坚持不懈地推进实现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市场体制、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管理体制“六个一体化”的目标。

国家发展委培训中心主任、发改委规划委员会成员杜平说,成都案例里面城乡“六个一体化”是亮点。比如规划战略的一体化,在农村和城市的互动前提下考虑发展战略;产业发展方面,都同时把城市和农村统筹起来看待;市场要素配置的一体化,将包括土地在内的五大要素配置一体化,同时考虑城市和农村的利益;成都还在近郊区的社会管理方面做得较好。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伯特·蒙代尔教授在对成都城市化的建议中说到,“四川有八千多万人口,什么都可以制造出来,所以制造业仍然是一个重心。而因为四川的地理条件,农业也将一直是一个重心”。由此可见,未来成都应该将制造业和农业并举发展,继续推进城乡一体化。

引领城市化 成都成为西部大开发引擎城市

蒙代尔教授在谈到成都模式的借鉴意义时说,这是一个很有前途的模式,如果成功的话,会非常有意思,能够想到很多城市会借鉴这种方法。成都三轴三阶段的结构若成功,每个城市都可以借鉴这种模式,当然也会在学习的基础上加入本地的因素。

截至2008年底,我国的城市化率达到45.7%,未来二十年,仍将是我国城市化加速发展期。按照每年接近1个百分点的增长速度,再过15到20年,我国将有60%以上的人口生活和工作在城市。那时的城市,将是绝大多数中国人安身立命的地方。

中国的城市化道路究竟应该怎样走?每个城市都在寻找着自己的答案。

研究的结论认为,西部大开发十年来,成都紧紧围绕“复合城市化、要素市场化、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路径,从“全城谋划”到“全域统筹”再到“全球定位”,已经成为西部大开发中的引擎城市、内陆投资环境标杆城市、新型城市化道路的重要引领城市。(完)

来源: 中国新闻网

相关文章:
杜平:西部大开发第二个十年政策将有两大变化
西部大开发十年:新疆成连接中亚市场交通枢纽
西部大开发10年 宁夏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1524元
西部大开发十年:成都高新产业"黄金十年"里高飞
2006年:青藏铁路通车 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获批
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地位
西部大开发十年新疆成就显著 综合经济实力增强
图片新闻:
流动就业人员医保转续办法出台 不得设户籍障碍
全国房价均价去年达每平4600元 房改后涨幅最高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