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图片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专家专栏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数据库/周刊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要闻  -一行三会叫停落后违规产业信贷 受益股 调控剑指地产和过剩行业 -各部委联合出击楼市调控 更多政策仍酝酿 -中国煤炭进口首破1亿吨 中海油进北非油库 三巨头完成在阿布局 -09年12大科学事件 2012年90秒灾难 海啸或再袭印尼 威力超04年 -全国高校失业率最高10大专业出炉 09年本科生起薪点1825元/月 -全球租金最贵城市榜:东京香港北京居前三 中国楼市泡沫世界闻名 -个人住房转让营业税政策调整 不足5年将全额征收 优惠期缩水  -南水北调中线首条穿黄隧洞贯通 武广高铁催生武广新城 "被高速" -4次会谈12项协议 为两岸交流扫障碍 下次重点:商签经合框架协议 -村委会组织法:1/3村民代表联名可罢免村官 水价过渡期计费办法
首页>>产业经济
2009楼市演绎复杂生态:热词注解楼市狂热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2009 年 12 月 24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1-11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7520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53.0% ;商品房销售额35987亿元,同比增长86.8%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

·1-11月,我省13个省辖市市区商品房和商品住宅销售面积分别为5619.82万平方米和4776.57万平方米,同比分别增长107.66% 和116.21% 。江苏销售量、销售额均居全国首位。(据省住建厅数据)

楼市演绎复杂生态

“用一个词给2009年的楼市作‘封面标签’,您会想到什么?”通过MSN和QQ,询问朋友们和业内人士,答案几乎众口一词——“狂热”。

从“低迷”到“狂热”,楼市仅用了不到1年时间。从低迷到暖色初现,再到小阳春,直至最终演变为行情骤热、房价狂飚猛进,过程风云激荡,如何读懂个中滋味?透过房地产热词,或许可窥“楼市生态”之变。

热词:

救市·购房券·小阳春

2008年楼市低迷不振,当年9月底起,一股救市大潮在全国范围内迅速掀起。2009年1月1日,国家、省、市多项楼市优惠政策生效执行,在南京、苏州、常州、扬州、宿迁等省内多个城市,市民12月31日前无论买房或是卖房,都可以享受到契税、营业税、个人所得税等一系列税收方面的优惠,购房成本大为降低。

密集的政策利好之下,各地楼市还出现了一个拉动消费的新角色——“购房券”。南京为撬动百亿刚性需求,便推出了4万张共计2.4亿元购房券。积压已久的刚性需求终于释放,楼市迎来“小阳春”。3月以来,南京日均住宅成交都在200套以上。成交放量,几乎是一夜间,开发商又转而喊涨。4月底的一份统计显示,其时南京全市66家在售楼盘中,有35家房价开始上涨,江宁房价首度标高到每平方米8000元以上。

[小结] 在“信心比黄金更重要”的经济低迷时期,政府救市责无旁贷。目前房地产市场的本色就是“政策市”,政策出台,起到了极好的恢复信心的作用,应该说,串起2009年楼市成交主线的,就是优惠政策。不过从长期来看,政府救市终究应转到治市。如此才能真正推动房地产市场的良性发展。

热词:

高房价·房荒·抢房

经济困难的2009年,房价的飙升幅度却超过了2007年最疯狂的时刻。

据南京搜房网最新出炉的统计数据,南京房价已从今年1月时的10536元/平方米上涨到了12月的14370元/平方米,涨幅达到了36.39%。其中,浦口全年房价上涨高达80.97%,河西和秦淮区的房价上涨幅度也超过了六成。

另据南京官方网站“网上房地产”统计,今年1月1日-12月23日,南京共成交商品住宅95378套,而今年该市住宅上市量只有5.9万套,供需比低至1:1.6,严重供不应求。

“抢房”,成为今年楼市的特定产物。和普通住房好卖相比,今年豪宅的热销程度有过之而无不及。南京3000万一套的别墅,有人可以一次性付款“吃下”;单价万元以上的住宅,更是受到追捧,7月和12月初,河西和板桥两家楼盘,都分别上演了“2000多人抢600多套房”的楼市标志性抢房事件。

年末,楼市还燃起了“冬天里的一把火”。11月份南京商品住房成交量突破1万套,二手房成交量也历史性地达到了12193套;12月该市住宅日成交量仍频创新高,12月22日商品住宅交易量竟高达1736套,同一天,该市二手房在12月的成交量又闯过了1万套大关。

[小结] 越涨越抢,越抢越涨,楼市陷入不可自拔的怪圈。归根结底,是因为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是资源垄断下的市场稀缺。而在信贷刺激的作用下,房地产商摆脱了原本的囊中羞涩,又展开了“利润第一”的追逐。还有众多的投机和投资需求开始见缝插针般地疯狂增持商品房,以备通胀之不测。南京中原地产市场总监张君说,房价不断走高迫使各类消费者恐慌出手,而在年末优惠政策的调整,更使楼市交易喷发到一个新高度。

热词:央企地王·囤地

12月22日,被誉为“中国第一拍”的广州亚运城地块开拍,经过44次举牌,最终由富力、雅居乐、碧桂园组成的民企联合体以255亿元的天价夺得,创全国地王新纪录。这一拍,将民企地产大鳄与央企博弈的楼市拿地格局刻画得淋漓尽致!

央企与民企展开地王征战是今年楼市的另一特色。有舆论曾给出“国进民退”的概括。在南京,仅7月17日至10月20日3个月的时间里,就诞生了10个“地王”,其中多为“央企制造”。在央企资金的支持下,绿城在苏州拿下的独墅湖一块地,楼面地价已经高达28057元/平方米,堪称今年我省“地王”之最。

地价与房价犹如一对“孪生兄弟”,“地王”辈出,不能不让人担忧:高地价将怎样推动房价的进一步高涨?

令人嗟叹的,不仅是“地王”生猛。根据易居·克而瑞(中国)南京房地产研究院的统计,南京2007年诞生的“地王”到目前为止开发出来的还不到三分之一。而据业内人士透露,部分南京本土企业前几年通过出让、协议、划拨等非“招拍挂”方式获得了大量的土地,而在近两年房价不断上涨的过程中,这些地块的开发速度明显放缓,像“囤”在江宁一些开发商手里的有上千亩土地,但可能一年才开发10亩或20亩。

[小结] 2009年的“地王”现象实质是央企推动。央企背景下的地产开发商拥有民营企业不可比拟的资金成本优势,这些资金来自天量信贷的一部分。一些土地被开发商囤积起来或者用于资本市场提升股价,其对房地产市场的危害愈加明显。南京大学不动产研究中心主任高波认为,房地产市场“不差地”,房源紧张的本质并非土地短缺,而是出让的地块能否按时开发上市。

热词:蜗居·蚁族

《再见,南京》,12月14日,西祠胡同上出现了网友“菊幽静”的帖子。帖子中说,在南京上学工作已经13年,省吃俭用在江宁买了套70平方米的房子,月还贷1000多元,如今孩子3岁了,想在市区买套房,但今年房价日益飚升,想到小孩有不少上学费用,妻子的工资也一直没涨,不得不打消买房念头。最终,出于生活成本的考虑,决定离开南京回到老家发展。

因高房价带来的高昂的生活成本,正在给大都市的年轻人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365地产家居网12月9日至20日进行的一项网络调查显示,近6000名网友中,超过七成的人承认“高房价是在南京生活的最大障碍”;55.11%的人表示“因高房价带来的压力而考虑过离开南京”;44.42%的人表示“即使优惠政策延续,2010年也不会在南京买房”。

但高房价已经成为在大城市打拼的年轻人的头号压力源。红得发紫的电视剧《蜗居》是最好的教学版本,让许许多多在大城市打拼的人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蚁族”因此诞生了。那些毕业后选择留在大都市生活的低收入白领群体,最大的苦恼就是——“赚钱速度永远赶不上房价”,但却不得不在无奈与希望中奋斗前行。

[小结] 房子,简单两字却包含了太多涵义,它可能是丈母娘对准女婿的基本要求,可能是新南京人、新苏州人等外来人群找到归属感的方式,也可能是孩子未来发展的重要保障……如果把安居作为一项幸福考核指标,当下公众期望值与社会现实间还存在一段距离,这需要政府的“有形之手”更大力度地加以保障,一方面应加快保障性住房的建设速度,为没有能力购房的中低收入家庭提供保障;另一方面应加大市场监管力度,抑制普通商品房价格持续非正常上涨。

热词:

楼倒倒·楼脆脆·楼歪歪

6月27日,上海闵行区在建的“莲花河畔景苑”一栋楼整体倒塌,被网友称为“楼倒倒”;11月,重庆忠县出现“楼脆脆”,一幢7层楼房出现大梁断裂、墙体可插进手掌等险情后,靠10多根木棒支撑,防止垮塌;随后,南京又现“楼歪歪”,江北一处小区在交付不到1年后,其中1幢楼因为地基下陷造成整栋住宅楼严重倾斜,倾斜程度超过了安全警戒线……

[小结]有人这样形容“楼倒倒”:它呈卧倒状亲吻大地,并以匍匐的姿态向世人走光露底。在房价如此坚挺的年代,这座老百姓以1.8万元/平方米高价买来的房子,用惊人的方式,展现出了房地产行业暴利背后致命的质量缺陷。

楼倒了、楼脆了、楼歪了,一个个偶然事件透出深刻的必然因素,并向整个中国房地产行业发出质量危机的信号:如果开发商们还是只想着逐利,连企业最基本的责任都不顾及的话,那么将来,也许还会有更多的楼会倒下。

来源: 新华日报

相关文章:
各部委联合出击楼市调控 更多政策仍酝酿
楼市“去泡沫化”不能再拖 经济不能承受之重
楼市调控措施进入密集出台期 未来或有“重拳”
全球租金最贵城市榜:东京香港北京居前三 中国楼市泡沫世界闻名
迪拜楼市投机比重太大 对中国楼市亦有镜鉴
温商迪拜楼市被套30亿 外省炒煤损150亿 山西煤炭资源整合奏效
中国楼市泡沫世界闻名 港报:应明确整顿楼市政策
图片新闻:
电煤供应跟不上经济复苏 我国多省告急引发电荒隐忧
1.25亿年中国鸟龙重见天日 靠毒液系统捕食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