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过去的2009年,中国经济在一揽子刺激政策的作用下出现超预期反弹,大规模的政府投入和信贷投放、大范围的产业调整和振兴、大力度的科技投入和大幅度的社会保障建设计划,使中国实体经济迅速触底回升,实现“保八”的预定目标已无悬念。
随着2010年的脚步声越来越近,中国经济前景如何?下一步经济政策的取向是什么?调结构如何发力?这些问题日益受到各方关注。为此,本报从今日起陆续推出年终报道,针对经济热点话题,力求析事明理、解疑释惑。
一问 4万亿投资会否助长产能过剩
2008年第四季度,我国政府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迅速出台并不断充实完善应对危机促发展的一揽子方案,其中包括两年中央新增投资1.18万亿元、带动总额4万亿元投资的计划。
4万亿投资为我国经济走出困境发挥了积极作用。目前,中国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增长速度,在出口对经济拉动作用由正转负的情况下,4万亿投资不仅发挥了拉动经济增长的功能,同时也带动了消费的稳步增长,对中国经济企稳回升功不可没。
但随着经济形势的回暖,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的问题也更加突显。有观点认为,4万亿投资等经济刺激计划,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部分行业的产能过剩。对此,有关专家认为,应该辩证地看待这个问题。
回顾历史,我国政府在运用积极财政政策,缓解外来冲击、熨平经济增长周期波幅方面,一直是行之有效的。如1998年,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通过加大投资力度带动经济平稳度过亚洲金融危机。
从4万亿投资的投向来看,重点包括: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快农村民生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铁路、公路、机场、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电网改造,加快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加快节能减排和生态工程建设,加快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加快灾后恢复重建等。
可见,4万亿投资方向主要是民生工程、“三农”、基础设施建设、医疗卫生和文化教育、生态环保、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没有形成大规模生产能力的投资,更没有‘两高一资’的投资。”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表示。
对于产能过剩问题,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对产能过剩定性、定量的科学评价标准。根据有关学者的说法,行业产能过剩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产品价格相对下滑;二是企业盈利能力大幅度下滑;三是行业供给超过了行业需求。
有关专家认为,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一直是困扰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问题,但该问题与4万亿投资没有必然联系。就其实质而言,产能过剩是所有市场经济国家必定要经历的,它是经济周期性波动造成的。中国的产能过剩问题,更多是转型经济的特殊性导致的。
但毋庸讳言,产能过剩也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敲响了警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国际金融危机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问题更加突显出来。会议明确,明年要“推进节能减排,抑制过剩产能。要强化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加强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建设,坚决管住产能过剩行业新上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