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天津十二月八日电 题:中国开发区走过二十五年 天津泰达“沧海桑田”
中新社记者 田齐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英文简称“TEDA”,音译“泰达”)今天庆祝建区二十五周年。
十二月八日,在冬日温暖阳光的映照下,泰达人矗立起由前行的犁头、厚重的犁身和坚实的犁柄构成的“垦荒犁”纪念碑,纪念碑正面镌刻着邓小平的题词——开发区大有希望。
自一九八四年首批十四个开发区批准设立至今,中国已累计批准设立了四十九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五个国家级工业园区。在这五十四个国家级开发区、工业园区投资环境评价中,天津开发区连续十二年位居第一。
从年产值仅三百万元的三十三平方公里盐碱滩涂,到今天每平方公里工业用地产值超百亿元的中国北方现代工业重镇,泰达人仅用了二十五年。
中国侨联原副主席、天津市原副市长、时任天津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的叶迪生告诉记者,在仅有的两间平房里,我们给自己提出了“投一分钱改造土地,就要引进两美元,产出三美元”的要求,并期许用十五年时间,使开发区工业整体规模达到一九八五年天津市的水平。现在看来,那时的想象力太小了。事实上,到二000年,天津开发区的GDP已经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天津市GDP的一点七倍,工业总产值是该市一九八四年的二点四倍。
“一九八六年八月二十一日,邓小平在时任天津市市长李瑞环的陪同下,视察了刚刚起步、百业待兴的天津开发区。当时开发区办公条件非常艰苦,没有像样的会议室,只好将丹华自行车厂的食堂布置成简易会议室,向小平汇报工作。汇报结束后,小平同志欣然提笔写下了“开发区大有希望”七个大字。放下笔,小平诙谐地说:‘就这个容易(指题词),其它都不容易。’大家理解,他是在提醒我们,做什么事都不可能一帆风顺,要有坚忍不拔的毅力。” 叶迪生说。
二十五年间,天津开发区吸引了来自七十四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商投资企业四千七百余家,累计投资总额五百二十四亿美元。
站在新起点,已经成为中国经济规模最大、外向型程度最高、综合投资环境最优的国家级开发区,并正在不遗余力地构建中国新经济平台的天津开放区,将“垦荒犁”作为自己的精神象征,鞭策自己艰苦奋斗、继往开来,聚集新资源,提升新动力,实现新发展。(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