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6日,澳大利亚中央银行宣布决定将基准利率提高25个基点,由原先的3%提高到3.25%。此次加息是澳大利亚中央银行自全球金融危机以来19个月里的首次增加利率,也是自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第一个宣布加息的国家。
澳大利亚加息是否意味着经济刺激计划将退出世界经济的舞台呢?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下,中国经济已经开始出现企稳向好,中国是否会考虑加息呢?对此,包括央行研究员邹平座在内的多名经济学家均认为:“中国年内不会加息。”他们同时认为,在宏观政策要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前提下,中国未来何时加息需要观察两个因素:中国CPI走势和美国何时加息。
通胀压力或许是澳大利亚加息的根本原因。澳大利亚央行行长斯蒂文斯发表声明说,随着经济形势好转,澳大利亚经济萎缩的风险逐渐消除。央行董事会认为,可以谨慎地逐步减少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刺激力度,这将有助于提高经济活动的可持续性,保证通货膨胀水平符合预期。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在这次经济危机中,澳大利亚银行未出现倒闭,银行业相对冲击较小。因此,他认为:“澳大利亚加息与中国加息不具备关联性,而中国是否加息需要看通胀情况。”
在世界一致采取刺激措施来挽救经济的同时,中国和其他国家一样面临着货币流动性过剩带来的通胀问题。截至9月份,今年中国银行信贷总额已经超过8万亿。据初步估计,今年信贷总额将突破10万亿。
天量信贷在二季度结束后即引发社会各界对通胀的担忧,但均遭到相关部委的否认。直到夏季达沃斯论坛在大连召开时,温家宝总理正式公开指出:要警惕通胀风险。至此,之前总是遮遮掩掩的通胀问题开始明朗化。
9月29日,中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09年第三季度例会认为,下一季度要继续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进一步理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引导货币信贷合理适度增长。
中国央行副行长易纲在10月4日闭幕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货币与金融委员会IMFC第二十届部长级会议上表示,中国将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同时将警惕和防范包括通胀在内的各种潜在风险。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认为:“当前更多要运用市场手段来调节流动性过剩问题,年内不会加息。”他分析,尽管8月份CPI环比实现正增长,但同比依然为负1.2,而CPI实现正数且为2%时,加息可能才会出现。
赵锡军的判断源于央行行长周小川的表态。在二十国集团G20匹兹堡峰会前夕,周小川表示:中国能够容忍超过2%的通胀。基于此,赵锡军认为:CPI为2%时是加息的点位。而此前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相关人士均表示,CPI在11月份才有转正的可能,在明年第一季度才能实现2%的正增长。
中国加息的另一个风向标来自于美国。“美联储可能在圣诞节前后加息,中国则会随后在明年年初加息。”中国国际经济关系学会常务理事谭雅玲告诉记者。不过,谭雅玲表示,股市则是加息的难点与阻力所在。在流动性推动下,股市有了从1664点涨到3500点的飞跃,“加息对股市压力很大。”谭雅玲最后告诉记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