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本周五开始,8月的宏观经济数据和信贷数据就将陆续公布。据此前各大机构的预测及刚刚闭幕的G20财长会议传递出的各国经济复苏信号,业内预计8月经济数据有望全面回暖。
海关总署副署长李克农也在周一称,8月出口预计较上月增长,同比降幅亦较7月缩窄,出口整体前景有所改善。
兴业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董先安预计,8月出口同比下降19.7%,比7月降幅大幅度收窄,这主要是由于几个代表性国家和地区的出口数据均在随海外经济的回暖而好转。 “美欧物价回落,美国以房市为代表的复苏已经开始,欧洲国家PMI、英国7月零售量纷纷高于市场预期。 ”
最新对20位经济学家的调查问卷显示,针对受金融危机冲击较大的进出口,大多数经济学家预测,8月,进出口降幅均收窄。但是,20位经济学家对进出口数据的好转程度有较大分歧,特别是对进口数据的分歧较大。
专家观点
外需全面复苏尚需时日
考虑到欧盟、美国和日本三大主要贸易伙伴也只是刚刚踏上复苏之旅,触底之后的低位运行或将持续一段时间,我国出口的复苏也许将是“长路漫漫”的过程。
就数据而言,分析人士称,考虑到去年第四季度出口大幅下滑导致的基数较低的原因,今年第四季度,甚至在第三季度末,我国出口将重现同比正增长,从而走出负增长的阴影,但正增长绝不意味着彻底复苏。
另外,在产业升级方面,外向型企业也没有明显改善。大量投资又进入了资源消耗型产业,通过出口退税政策刺激的仍是那些附加值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产能过剩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经济学教授胡星斗认为,资金的投向过于集中在业已占据了大量公共资源的国有企业,而民营企业在此次国家投资中受益较少。业内学者同时建议,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如果要微调,不妨多向出口企业倾斜一些。
本报综合多位专家的观点:虽然目前无论从国内的情况还是G20峰会上传出的信息,我们已处于全球经济复苏的大背景下,但当前仍不能轻言从经济刺激政策中退出。主要有三大理由:一是经济回升的基础并不稳固;二是目前尚不存在通胀风险;三是社会投资仍未跟进。(崔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