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增长逐步稳定,“保八”已经毫无悬念。同时,价格水平会呈上升态势。但是,价格水平变负为正不意味着通胀恶化,价格水平的上升也不意味着通胀的恶化。只有当价格水平“膨胀”到接近可承受水平,或者价格水平快速上涨趋势非常明显,才能说“通货”开始“膨胀”。
当前猪肉、鸡蛋、蔬菜等一些食品价格有所上涨,而调结构重头戏之一的要素价格调整,包括资源价格、水价电价调整的政策,都会不同程度影响价格水平上涨,因此对于通胀压力增加的担心开始上升。
然而,近期食品价格上涨和资源价格的调整,并不构成通胀预期形成的条件,不符合通胀恶化的形成机理。因此有必要对当前的价格形势做进一步分析,方能防止误判形势,有利于政策资源效应最大化,有利于经济的稳定。
季节因素不是通胀恶化因素
最近部分商品价格上涨,应不属于价格水平大幅“膨胀”的范畴。
比如鸡蛋和一些食品蔬菜价格的上涨,与季节性影响相关,和过去年份的情况基本一致。季节性影响与时间相关,随着时间过去,季节性影响就会消失,价格会恢复到均衡水平,不构成价格持续上涨的因素。
有数据显示,近期猪肉价格11周上涨。上涨的主要原因是前期市场出现猪肉供给大于需求的情况,猪肉价格下跌。为了农民收益的稳定,发改委采取猪肉收储的措施,调节市场供给,稳定猪肉价格。因此,猪肉价格上升不是因市场供给不足引起的,而是被政策行为推动上涨的,也不具备持续上涨的市场原动力。
最近旱灾可能使1.4亿亩粮食减产,成为粮食价格上涨预期上升的原因。如果1.4亿亩粮食减产没有影响供求平衡,粮价不会上涨。如果减产造成供求不平衡使粮价上涨,只要在居民可承受的范围内,也应该由市场决定价格,这样可以保证农民收入的增长。如果粮价上涨幅度影响低收入群体的生活水平,政府可以进行补贴。另外,粮食进口也是稳定粮价的一个预备措施。
近期商品价格的上涨从原因上追溯,都不存在引发价格水平大幅上涨的内在动力和通胀形成机理,不会形成近期通胀恶化的压力,因此不必过分担心引发通货膨胀。
一次性价格上涨不构成通胀恶化动力
认为水价电价上调将引发通胀的观点也存在误区。
第一,一次性调价不存在产生价格持续螺旋上升的机制,不会带来价格不断上升的压力。
第二,公用事业的价格理论也已经发生变化。在微观经济学理论中,供水供电属于自然垄断行业。由于其关系一般消费者的生活,水价电价一般由政府将价格控制在低于边际成本以下。低价格使水电投资没有收益,供电供水基本是由政府提供的形成自然垄断的公共品。
但是,近20年来以微观经济学的市场结构理论为基础的自然垄断的市场形态已经发生变化。由于公共财政的能力限制,供电供水的服务经常不尽人意,私人资本开始进入供电供水这些公共事业领域。私人资本的进入,不但改变由政府提供水、电供应的自然垄断市场形态,而且供电供水行业的经营模式也发生了更市场化的变化。新的模式不再控制水价、电价,水价、电价都开始高于边际成本,并随边际成本上升而上升。供电供水行业的利润上升激励私人资本投资意愿。更市场化的供水供电服务,改变了公共事业的DNA,改善了公共事业的落后状态,提升了老百姓的生活水平。由于价格上升只是改变过去一刀切的补贴形成的低于边际成本的不合理的价格,所以不带来任何通胀的压力。
第三,水电价格上升使收入分配机制更公平。随着经济不断发展,收入水平不断提高,高收入群体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较多,应该较多支付公共事业的成本上涨。政府财政可在投资资本从较高水价和电价中获取回报所缴付的税收所得中,取得更大的能力,实施针对低收入群体的转移支付的补贴,使收入分配机制更趋合理和公平。
目前正是理顺水价电价的好时机。似是而非的影响通胀的说法,不应再次阻碍价格机制的调整。等经济恢复到正常水平,通胀压力真的增强,价格机制将更难调整。
经济具备可承受的价格水平
价格水平上涨也不等于通货膨胀。一般来说,每个经济体都应该有价格水平的可承受范围。不同的发展阶段,价格水平的可承受范围不一致。可承受的价格水平一般应该与发展速度同步。
欧洲把2%的通胀作为紧缩货币政策启动的指标。过去20年全球经济平均增长3.5%,欧洲经济增长近年来基本在1%左右。2%的价格水平增长是欧洲央行评估的欧洲经济可承受的价格增长水平。换句话说,当CPI增长接近2%,欧洲央行就要动用货币政策控制通胀恶化。
今年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把国内的通胀水平控制在4%之内,实际上是政府认为今年中国经济的价格水平可承受范围是CPI年增长4%以内。事实上,只要收入水平随经济增长同步,在中国经济增长8%、9%的情况下,通胀的承受力应该超过4%,中国现阶段通胀可承受能力可以达到6%。
随着经济增长逐步稳定,“保八”已经毫无悬念,价格水平会呈上升态势,价格水平在下半年会转负为正。但是,价格水平变负为正也不意味着通胀恶化,价格水平的上升也不意味着通胀的恶化。只有当价格水平“膨胀”到接近可承受水平,或者价格水平快速上涨趋势非常明显时,才能说“通货”开始“膨胀”。
如果把价格上涨的因素分析清楚,深入研究了通胀形成的机理和过程,那么相信货币政策在动态微调过程中能够渐进控制价格水平过度上涨情况发生,有效防止通胀恶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