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曾有过一次面临国际经济危机的经验。1997~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也令中国就业、工业生产和GDP增长受到冲击。当时,亚洲金融危机对中国大陆的潜在影响被政府严重低估。
尽管2008年夏天,中国并不比世界任何其它国家有先见之明。但是,随着问题升级,政府迅速改变政策定位,果断采取措施应对,与1997~1998年行动迟缓形成鲜明对比。
首先,亚洲金融危机标志着中国国际关系出现拐点。在应对亚洲金融危机与推动亚太地区经济恢复增长方面,中国发挥了带头作用。
至于当前危机,中国再次展示了其外交力量。中国央行提出改革国际货币体系,包括将IMF控制的特别提款权作为一种新的超主权储备货币的设想。
其次,在亚洲金融危机时,中国决定不让人民币贬值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
在本次危机中,中国政府的汇率政策已经发生了变化,从兑美元汇价升值转为保持汇价稳定,贬值呼声再次遭遇抵制。
最后,1997~1998年,政府出台了刺激措施以应对经济面临的问题,大刀阔斧地改革,为未来经济增长打下基础,其中包括推进城镇住房市场,对国有企业加速改革,以及加速推进加入WTO进程。
这一次,政府再次利用大规模投资基础设施建设来支持短期经济增长,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确保未来经济更平衡发展的主要改革措施出台。
1998年,中国政府高瞻远瞩的改革措施不仅战胜了亚洲金融危机的短期挑战,同时还奠定了未来10年经济快速增长的基础。10年后,中国领导人再次采取急需的短期措施应对眼前危机。但是,目前的问题是需要有先见之明,应着手应对经济中长远发展所面临的障碍。
(作者:汤姆.欧利克 系国际研究机构SMRA China首席经济学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