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公布《海南国际旅游岛政策需求与体制安排》的咨询报告,提议建立海南日用消费品免税区、实现服务业全面开放、建立第一个环保特区及推进海南城乡一体化进程等,为国际旅游岛的建设提出了比较全面的政策与体制需求的建议。
建立海南日用消费品免税区是关键一步
在中改院《海南国际旅游岛政策需求与体制安排》的咨询报告中,认为国际旅游岛首先要求旅游产业高度开放,加快推进旅游要素的国际化改造。
23日,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报告》课题组组长迟福林向记者表示,国际旅游岛的建设首先要建立旅游产业高度开放的地区,要求旅游产业高度开放,加快推进旅游要素的国际化改造。比如说海南可以参照香港的经验,建立海南日用消费品免税区。建立海南日用消费品免税区,即在海南全岛实行与旅游相关的日用消费品的免税政策,在限额、限量的范围内,对海内外旅游购物者在海南购买的日用消费品免征消费税。这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它既有利于扩大国内消费,又有利于吸引国际消费。
据迟福林院长介绍,关于具体的政策设计,建议参照日本的冲绳岛、韩国的济州岛等符合国际惯例的相关规定和管理办法。“扩大与旅游相关的消费品免税政策,已成为增强旅游吸引力的国际性趋势,而海南独特的区位优势、岛屿优势以及旅游度假的资源优势,使其有多方面条件成为国内第一个日用消费品免税区。”迟院长认为,近些年海南国际旅游度假的发展势头很好,尤其是对俄罗斯等国家的游客有很强的吸引力,已对建立日用消费品免税区提出现实需求。特别是海南作为一个独立的岛屿,实行全岛免税政策的管理相对容易。
实现服务业的全面开放是突破重点
《报告》中认为,服务业发展水平是决定旅游业和旅游消费的关键因素,而海南服务业整体发展水平滞后,面对国际旅游岛的建设,其中的重中之重在于相关服务业的先行开放,这至少应该包括五个方面:金融、保险业的对外开放,放宽限制,降低门槛,积极引进国外知名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进驻海南,开办各类业务;鼓励教育、医疗等领域的对外开放,出台优惠政策,吸引各类国内外社会资本参与教育、医疗的供给,率先实现社会资本投资比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积极推进文化、体育事业的对外开放,更多地举办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型旅游文化赛事和体育活动;推进会展业的对外开放,尽快把海南建设成为亚洲会展中心之一;适应国际游客的文化消费和信息咨询的需求,以及文化创意等新型服务业的发展,推进电讯产业开放进程。
迟福林院长认为,海南应当积极争取在与旅游相关的服务业开放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并且有大的突破,这比争取某些旅游方面的具体政策要重要得多,对海南发展产生的影响也要大得多。
提议海南率先在全国建立第一个环保特区
“要想身体好,常来海南岛。”这句海南省精心策划并大力推广的口号吸引了中外游客将视线投向海南,其中海南的先天资源成为其魅力的最大资本。
中改院在《海南国际旅游岛政策需求与体制安排》的咨询报告中提出,建议海南实行绿色发展战略——率先在全国建立第一个环保特区。海南一流的生态环境是建设国际旅游岛的最大优势,而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战略目标之一是建立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绿色发展模式。
何谓环保特区?《报告》称,在坚持开发与保护并举的原则下,划定一个特定的区域,采取严格的环保措施,运用先进治理环境技术和治理机制,治理各种污染,采用严格、科学、有效的环境保护标准进行工农业生产和从事经济运行、城市管理。
《报告》称,建立环境保护特区的重点任务是,制定和实施绿色发展战略,同时加大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加强生态环保领域的国际合作,使海南建成世界环境保护与发展协调的典范。
据迟福林院长介绍,海南最有条件建立环保特区。海南自然生态基础较好,作为全国最大经济特区有体制优势,具备在环保方面先行先试的条件;海南有制度基础,十年前,海南率先全国提出建设生态省。其后海南制定和修订了五十二项地方法规和政府规章,内容生态环境各个方面。同时海南长期探索生态补偿制度,有政策积累优势。(记者李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