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研究机构撰文指出,应强化对评级运用和评级机构的监管;IMF应加强对国际资本流动的监管和监测
G20伦敦峰会在即,中国发出的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声音,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
继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提出建立超主权储备货币之后,中国财政部部长谢旭人前日也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呼吁,加快推进多元化国际货币体系建设。
而在昨晚8点多,中国央行网站挂出名为《对改革国际金融监管体系的几点认识》的文章。这篇署名“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的文章提出,此次金融危机暴露出金融监管存在多方面问题,包括监管理念上过分相信市场的作用,现行金融监管模式滞后于金融创新的实践,同时,国际监管合作体系尚未形成,IMF对国际资本流动的监管和监测尚需加强等。
针对上述问题,文章指出,要改革国际金融体系,首先要正视自身存在的不足。其次要引入宏观管理机构的周期参数,加强逆周期机制。同时,监管机构须提高队伍素质,以增强监管市场的经验和感觉。此外,还应关注公司治理问题,对于那些具有系统重要性、业务活跃的跨国金融机构,监管机构应该制定更高的治理标准。
文章特别指出,应强化对评级运用和评级机构的监管,各国需要共同行动,加强对评级体系的国际监管。国际证监会组织、国际清算银行和金融稳定论坛应当协调制定和执行标准,指定专门机构负责这些规则的贯彻执行,重点关注评级体系存在的问题、消除评级机构和发行人之间的利益冲突以及提升评级机构的独立性、公正性和透明度。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卡恩25日在出席法国两个议会委员会的听证会之后表示,当前这场持续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可能重新点燃市场对创立新的储备货币的兴趣,这样的讨论无可厚非。
世界倾听中国
掌管欧洲委员会贸易总司的总司长欧沙律文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中国的建议是一个非常“雄心勃勃”的建议,但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一蹴而就。欧盟在建立统一货币方面有丰富经验,但也经过了长期的过程。中国在G20伦敦峰会之前提出此建议过于仓促,是“不现实”的。
据法新社报道,作为本次伦敦G20峰会的主人,英国首相戈登布朗直言,中国的建议不会成为下周的G20峰会的主要议题。
欧盟最高经济官员Joaquin Almunia则称,美元作为主要储备货币的地位并没有发生巨大的结构性改变,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地位是安全的。当然,“每个人也都同意,IMF应该在世界经济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中国和印度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
欧沙律文强调,一些人反对中国的提议,这不意味着不尊重中国的意见,“要知道欧洲领导人经常提出意见之后被驳回,相反的,这说明我们都在认真倾听中国领导人在讲些什么。”
在此之前,美国总统奥巴马、美联储主席伯南克与美国财长盖特纳,也接连表态拒绝了建立新型全球性货币来代替美元的提议。
但俄罗斯对中国的提议非常赞同。据俄罗斯新闻社报道,早些时候俄罗斯给G20峰会提交了一份提案,希望IMF考虑建立一个超主权储备货币的可能性。
支持扩大中国投票权
谢旭人在上述采访中强调,应该进一步提高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他对金融稳定论坛和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宣布吸收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成员加入表示赞赏。
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也高调对中国表示支持。他在华盛顿访问期间表示,中国会感到其应在世界性机构中占有一席之地,IMF即是最明显一例。他呼吁美国采取行动使中国与全球管理性机构相结合。
英国《电讯报》报道,陆克文将于下周在伦敦G20峰会上提出,中国应该在IMF获得更大的投票权,以适应不断变化的世界经济秩序。
根据目前IMF的结构,中国只有3.66%的投票权,而德国是6%,英国4.9%,欧盟成员一共有32%份额,美国占17%,印度1.9%。
陆克文认为,IMF这个格局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早已过时。“中国目前的投票权同比利时和荷兰相当。现在让我们清醒地面对21世纪吧。”他说。
陆克文目前参与主持G20峰会国际金融机构改革工作组,他表示,给予中国更大的投票权将有助于IMF早日干预可能的下一轮金融危机。
博弈IMF改革
谢旭人在上述采访中还说,支持增加国际金融机构资源,以加强其帮助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应对金融危机的能力。同时,要保证新增资源在帮助发展中国家应对危机方面发挥更有效的作用。
此前一天,IMF宣布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包括增加IMF的资金规模,扩大贷款项目的灵活性,减少不必要的附加条件等。
在给本报记者的电子邮件回复中,IMF第一执行副总裁约翰利普斯基表示,上述改革反映了成员的广泛共识。对于中国积极支持IMF发债的表态,利普斯基说,IMF的改革会符合一些国家增加贡献的意愿,也将增加这些行动的信誉。他非常乐观地认为,IMF将获得足够资金支持。
英国贸易与投资部长默文戴维斯日前对本报提到,IMF等国际金融机构必须做出改革,但同样重要的是,金融服务业的监管改革不能各自为政,“全球需要一个统一的模式,能够使银行、对冲基金及其他金融领域得到统一监管。这是这次峰会应该致力解决的。”
(本报记者赵刚对本文亦有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