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图片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专家专栏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数据库/周刊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要闻  -环评服务结构调整 14个项目缓批或不批 关停1100多家造纸企业 -人大就"住房保障问题"答问/要点 -廖晓军:资源税择机征 印花税无下调空间 券商1季度业绩将开门红 -苏宁:央行正在研究如何规范民间融资活动 "两率"都存在下调空间 -财政部官员:"个税暂不上调"属误传 个税起征点越高富人越有利 -美军监测船逼近海南岛 我最大渔政船南海首航 外交部答问实录 -专家称国产大飞机有望在10年之内研制成功 有技术难关尚待攻克 -美或推强硬贸易政策 九成美企无撤资中国计划 麦道夫12日认罪 -卫生部:今年投370亿扩建全国70%县级医院 医改方案公布以日计 -今年高校毕业生达611万 中纪委原副书记:大学生考公务员是倒退
首页>>宏观经济
专家:尚不可下"通货紧缩"结论 刺激政策待传导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9 年 03 月 11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备受关注的2月CPI和PPI数据昨天出炉,正如普遍所料,两个数据双双负增长,其中CPI更是六年来首度出现负增长。CPI同比由1月上涨1.0%转为2月下降1.6%;PPI2月降幅则比1月扩大了1.2个百分点,双双呈现继续下降态势。如何解读?

还不能判定已进入通缩

对此,国家统计局相关人士表示,本月CPI和PPI的双下降,主要受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显著下降和一些“特殊性因素”的影响,还不能就此判定出现了通货紧缩。据悉,受全球经济增长继续明显下滑影响,国际市场原油、矿石、金属等基础性产品价格在年初短暂反弹后继续下行,2月国际市场上能源价格同比下降48.8%,降幅比1月份扩大3.4个百分点;非能源价格下降33.1%,扩大9.4个百分点,因此导致大宗产品进口价格明显下降,带动国内主要生产资料价格下降较多。

而所谓的“特殊性因素”,则是指去年2月有春节,加上南方部分地区发生冰雪灾害,导致去年2月CPI出现高基数,因此今年2月CPI涨幅出现明显下降。按照狭义的说法,“通缩”是指一个国家物价连续6个月出现环比负增长。自去年8月起,中国CPI经过季节调整后,曾连续5个月环比下滑,但今年1月份CPI环比反弹了0.9%。因此有学者认为,目前的数据只是具备了部分通缩特征的“非典型通缩”。

广东省社科院产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黎友焕向记者表示,仅凭今年头两月CPI数据,确实不能断定已经进入“通缩”,而只能说有这个苗头,但通缩压力加大值得警惕。

刺激政策有待传导

判断中国并没有进入通缩的更重要依据,是眼下市场并不缺钱。据了解,在国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作用下,目前市场货币供应量充裕,贷款大量增加,不存在通货不足的问题。统计数据显示,广义货币(M2)增速连续两个月持续回升,12月末、1月末同比分别增长17.8%、18.8%,达到2006年6月以来最高。金融机构新增贷款大幅增加。1月份新增贷款1.6万亿元,为历史同期单月增加最多。从初步数据看,2月份新增贷款仍然超过万亿。

正是在国家大手笔“输血”之下,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立竿见影连续三个月回升,2月份PMI为49,接近经济扩张与收缩分界线50的水平。黎友焕指出,无论是4万亿元投资,抑或1、2月银行的天量放贷,以及减税方案等,政府的这一系列刺激投资和消费组合拳,都需要一定的传导时间。因此PMI回升与CPI续跌并不矛盾,前者是因为在政府基建等大项目投资拉动下,大宗采购迅速升温;后者则表现出受国际经济环境的影响,国内消费者和企业的消费和投资意愿仍在下降。

CPI和PMI的逆反走势,反映出一种“合理的矛盾”。黎友焕表示,CPI和PPI走势,显示国内经济受金融海啸的影响仍在深化和扩大,虽然国家出台了系列刺激经济政策,但不少企业和消费者出于“看清楚再说”的心理,仍在观望国际经济走向,更多地把现金抓在手里,消费和投资仍趋向审慎,因此眼下症结还是“信心”二字。

专家建议:防范物价过快下行

通缩压力加大,但眼下市场又“不差钱”。因此对于未来是否会大幅降息,专家看法颇为分歧。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晓蕾认为,利率水平下降对通缩水平的改善没有太大的作用,近期利率调整压力不大。但广东省社科院产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黎友焕称,如果信贷刺激的短期效用消失,利率仍可能下降,并且向下调整的空间不小。

对于价格过快下行,目前经济学界的意见很统一———必须严加防范并采取对策。左晓蕾称,价格不断下降不利于投资,不利于经济增长的恢复,也不利于提高消费水平,控制通缩应该是当前保增长的一个关注焦点问题。除了加大投资、扩大消费、适度宽松货币供应之外,政府还可以启动价格机制改革,特别是提升粮食价格,以便防止价格水平进一步恶化。

有专家表示,防范物价过快回落,更需要有效贯彻落实扩内需政策,实施结构性税收减免政策,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改变居民消费预期。(记者姚志德)

来源: 羊城晚报

相关文章:
08年财政赤字1110.1亿 通货紧缩风险较大
央行:近期价格仍有下行压力 通货紧缩风险较大
社科院专家:中国经济存在通货紧缩风险
中国即将步入通货紧缩状态 或将持续两年
经济学家:中国明年出现通货紧缩可能性不大
欧洲央行行长:欧元区尚未出现通货紧缩势头
图片新闻:
中国去年慈善捐赠1070亿 个人捐款首次超过企业
中国将组建大火箭公司 航天员登月火箭开始研制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