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农产品生产价格涨幅回落
据对全国31000个农业生产经营单位和农户的调查,2008年全国农产品生产价格[1]总水平比上年上涨14.1%,涨幅比上年低4.4个百分点。分季度看,一、二、三和四季度同比涨幅分别为25.5%、21.2%、12.6%和1.6%,同比涨幅逐季大幅回落,先扬后抑的变动特点十分明显。2008年主要农产品生产价格的具体变动情况如下:
一、种植业产品生产价格涨幅回落
种植业产品生产价格比上年上涨8.4%,涨幅比上年低1.4个百分点。分季度看,一、二、三和四季度种植业产品生产价格同比分别上涨14.8%、13.3%、10%和1.5%,同比涨幅逐季回落,呈现出先扬后抑的特点。
粮食生产价格比上年上涨9.6%,涨幅比上年低0.7个百分点。分季度看,一季度粮价上涨11.4%,二季度上涨12.6%,三季度上涨13.2%,四季度上涨4.3%,同比涨幅前三季度逐季加大,四季度快速回落。分区域看,粮食主产区[2]上涨9.2%,粮食主销区上涨9.3%,其他地区上涨10.9%。分品种看,谷物上涨7.1%,其中小麦上涨8.7%,稻谷上涨6.6%,玉米上涨7.3%,杂粮上涨13.3%;薯类上涨8.2%;豆类上涨17.9%,其中大豆上涨19.7%。从主要粮食品种的季度价格走势看,一、二、三和四季度小麦价格同比分别上涨8.7%、7.8%、9.6%和7.2%;稻谷分别上涨3.5%、6.9%、11.7%和6%;玉米分别上涨8.9%、10.3%、7.8%和1.8%;大豆分别上涨40.1%、39.8%、36.5%和3.2%。从最低收购价政策执行情况来看,四季度执行中晚稻最低收购价格政策的江苏、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西、四川8省(区)的中晚籼稻和粳稻的综合平均价分别为0.91元/斤和0.93元/斤,分别比最低收购价(国标三等质量标准)高0.12元和0.13元,辽宁、吉林、黑龙江3省粳稻的综合平均价为0.88元/斤,比最低收购价(国标三等质量标准)高0.06元。
棉花(籽棉)生产价格比上年下降9.4%,而上年上涨9.6%。分季度看,一、二和三季度分别上涨12.2%、12.1%和0.6%,四季度下降13.4%。在棉花主产区中,新疆棉价比上年下降11.4%,河北、湖北和安徽分别下降1.4%、9.8%和11.5%。
油料生产价格比上年上涨28%,涨幅比上年低5.4个百分点。分季度看,一季度上涨33.4%,二季度上涨40.1%,三季度上涨32.2%,四季度上涨2.3%。分品种看,花生上涨14.9%,油菜籽上涨35.7%,芝麻上涨15%,向日葵上涨5.4%。油料生产大省河南和山东比上年分别上涨10.6%和18.3%,湖北、四川和安徽分别上涨41.4%、27.1%和27.5%。
蔬菜生产价格比上年上涨4.7%,涨幅比上年低2.1个百分点。分季度看,一、二季度分别上涨23.4%和8.6%,三、四季度分别下降0.2%和2.4%。水果生产价格比上年上涨1.4%,涨幅比上年低2个百分点。分季度看,一、二和三季度分别上涨9.7%、15%和8.6%,四季度下降3%。
糖料和茶叶生产价格比上年分别下降1.6%和16.3%。烟叶生产价格比上年上涨19.9%,涨幅比上年高13.6个百分点。
二、林业产品生产价格比上年上涨8.5%,涨幅比上年高4.1个百分点
分品种看,2008年木材生产价格比上年上涨8.2%,竹材上涨8.9%,胶脂和果实类林产品上涨9.7%。分季度看,一、二和三季度林产品生产价格同比分别上涨13%、11.5%和12.1%,四季度下降0.5%。
三、畜牧业产品生产价格比上年上涨23.9%,涨幅比上年低7.4个百分点
2008年生猪生产价格比上年上涨30.8%,涨幅比上年低15个百分点。分区域看,生猪主产省[3]上涨31.7%,其他省份上涨26.6%。分季度看,一、二和三季度同比分别上涨62.1%、48.4%和17.4%,四季度下降6.5%。
2008年活牛生产价格比上年上涨23.6%,涨幅比上年高6.2个百分点。分季度看,一、二、三和四季度同比分别上涨37.3%、30.8%、21.6%和13.4%,同比涨幅逐季回落。活羊生产价格比上年上涨18.8%,涨幅比上年低2.3个百分点。活家禽价格比上年上涨11.9%,禽蛋上涨12.2%。奶产品比上年上涨25.5%,涨幅比上年高19.3个百分点。毛绒类产品比上年下跌11%。
四、渔业产品生产价格比上年上涨11.2%,涨幅比上年高3.2个百分点
分季度看,一、二、三和四季度渔业产品生产价格同比分别上涨12.9%、12.7%、12.9%和7.8%。分品种看,2008年海水产品价格比上年上涨7%,其中,海水鱼类上涨9.4%,海水贝类下降2.5%;淡水产品价格上涨13.4%,其中,淡水鱼类上涨14.6%,淡水虾蟹类上涨1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