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恒甫简介: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世界银行发展研究院研究员,2008年4月在中央财经大学主持成立中国高等研究院,任院长。去年开始向世界银行申请停薪留职4年,回国致力于中国的经济学高级人才培养,目前担任国家开发银行中非发展基金首席经济学家。
记者:您在美国工作了十几年,从金融海啸到经济危机,美国的实体经济也受到震动,您仍然认为美国的经济没有问题吗?
邹恒甫:个人认为,金融危机对美国实体经济的影响不大,目前媒体一直在炒作的不就是三大汽车公司吗?它们从上世纪70年代就开始说要倒闭,到现在讲了三十多年了。其实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可以分开,美国现在贷款有了,信用也充足了,实体经济并没有像我们想像的“山雨欲来风满楼”那么糟糕,甚至有朋友问我是不是全世界都被美国忽悠了?我觉得这个提问很有意思。而中国目前的失业问题不是一天而来的,更多的是迟早要面临的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从长远来看这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发展。
记者:目前一些观点争论中国经济未来走势可能呈现“V”型、“U”型或者“L”型,去年10月份您曾说对中国经济非常乐观,现在仍然维持这样的看法吗?
邹恒甫:从长期来看,经济走势一般呈“W”型,短期中国经济很可能走“L”型。以前中国经济追求高增长,认为惯性GDP增速应保持在9%—10%,实际上能保持在6%—7%就不错了,因为以往依靠人力、物力等劳动密集型因素的拉动,我们得到了一个较高的经济增长率,但不能拍脑袋地认为这样高增长的数据就一定得维持下去,如果没有新技术所催生的劳动生产率的提升,经济将会处于较低的增长水平之下。我对中国经济乐观是把它放在全球环境下考量,因为相对其他国家而言中国制度稳定,经济发展也不会出现很大波折。
记者:去年不管是机构投资者还是个人投资者,都在股市上折损严重。对老百姓今年的投资您有什么建议?
邹恒甫:我的建议是你现在是空仓,那就不要急于求成。今年不投资股市都可以,选择持有现金观望,等股市水分都蒸发掉、底部进一步夯实再进入不迟。唯一存在的问题是通货膨胀的损失,现在看来问题并不大,因为短期趋势是通货紧缩,而且即使通胀一般在5%左右,但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难道为了抄底就宁愿损失百分之几十而不是5%?还要加上炒股心态的焦虑和折磨。很多人都希望两三年把钱赚回来,获取超额、短时的利润,但市场已经无数次地教育我们:只有极少数的投机者能够成功,绝大部分人是要“倒霉”的。股市就是一个无规则的布朗运动,今年投股市不如投楼市,股市对短时操作要求太高。
如果你现在重仓被套,只有耐心等待。从长远角度来看,股市的年平均回报率可以达到6.5%,远高于债券、黄金、银行存款的回报率,因此不要再斩仓割肉了,等一等或许是个好办法。
记者:按照2008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鲁格曼的理论,新兴市场和发达国家应该采取不同的措施去应对经济危机。在投资于基础设施建设与老百姓教育、医疗、社会福利等方面,是一个跷跷板的选择,那如何衡量其轻重?
邹恒甫:中国要实现城市化基础设施就要先行,在这个方面我同意把基础设施放在较为重要的位置上,因为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终目标是要城市化,道路、水、电等也属于民生很大的一部分,这实际上是教育、医疗等民生的基础,其他竞争性行业与之相比当然没有那么重要了。但从另一层面来讲,我一直坚持把教育、医疗等社会保障方面的开支占到国民收入的18%比较好,老百姓的安全感加强了自然就会去消费,但目前所有社会福利方面的开支不到国民收入的6%,这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记者:有中国特色的大小非目前是投资者极为关注的问题,有人提出以社保基金接盘大小非,您对此是怎么看的?
邹恒甫:社保基金不应成为解决大小非问题的工具,它的风险怎么规避,组合投资方式怎么进行,都有着国家的考量。2007年末,社保基金的规模是5000亿元的水平,而仅2009年解禁的大小非市值就超过3万亿元。怎么可能用前者去解决后者的问题呢?如果拿来“托市”,既然是“托市”那么托不起来的可能性就很大,因为市场不是由一方说了算。社保基金有自己的科学理财投资方案,是要对全国人民负责任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