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冲击与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保中国经济增长是应对这种冲击最好的方式;而为了保增长,政府宏观经济调整出现了重大转变。这次拉动内需对未来中国经济影响巨大,把重点放在了民生上,放在了未来经济发展的核心。
在国际金融危机越演越烈、中国经济面临下滑风险的情况下,11月9日,国务院公布了关于拉动内需十项新举措;11月10日,又公布了十项新举措具体的政策。可以说,这十项新举措的落实,意味着中国新一轮的宏观经济政策调整拉开了序幕。为了让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冲击与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保中国经济增长是应对这种冲击最好的方式;而为了保增长,政府宏观经济调整出现了重大转变。如新措施中提出,财政政策从稳健转为积极,货币政策从从紧转为适度宽松,这就是以提振内需弥补外需的不足,防止经济增幅大幅下滑,在今后两年多的时间里,政府将增加4万亿元对经济的投资,并以此来对经济进行最为直接的拉动。
这次以巨大的财政支持来拉动经济,与1998年那一次有很大不同。1998年扩大内需,作为政府财政投入,资金主要是投入基础设施,政府直接介入经济运行;这次的重点则是放在加大对民生的投入上,放在以改善民众的生活为基础上。尽管对基础设施投资也是这次十项措施的重点,但这些公共基础设施与民生有更为直接的关系,比如农村的公路建设及农民的饮水工程都是如此。也就是说,扩大内需就是要改变民众的基本生活条件,就是要提高民众的整体生活福利水平,从而使得广大民众能够在十项措施中直接受益。
扩大内需的十项政策,第一条就是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对于安居工程,尽管在该政策安排中有比较清楚的界定与说明,主要是指廉租房,主要是指棚户区改造及农村的危房建设,但是实际所包括的内容比这要广泛。目前房地产仍然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但是发展房地产的根本目的仍然是以个人住房消费为主导,同样是鼓励合理的住房消费,而不是鼓励所有的住房购买特别是投资性购买。也就是说,住房作为国内居民最大的一种民生,也应该是国内民众最大的消费需求。因此,如果以住房来带动目前国内居民的内需,应该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切入点;再加上住房市场的关联性,住房市场的繁荣容易带动不少相应产业的繁荣。但是,如果住房市场不能够有清楚界定,不能够让它界定消费市场,又容易吹大泡沫并成为金融危机的根源。所以,在近来一系列的政策调整中,反复强调房地产市场的民生性。十项政策强调了拉动内需的民生性,强调了房地产的民生性。中央政府也向房地产市场发出了明确的信号,房地产的稳定与发展,不仅是扩大居民内需的重心,也是防止目前国内经济下行的动力。
十项措施的民生性还表现在如何增加弱势家庭的收入问题,如何增加农民收入的问题。特别是对于农村来说,这次政策中财政支持的力度很大。但是有几个问题,中央政府还应该有明确的政策。一是农村自然村的公路建设,目前差距较大。有少地方的农村,经济之所以落后,与交通不便利有关,而这些交通问题仅由农民自己是无能力解决的。二是农村教育经费问题。尽管学生的费用基本解决,但目前农村教师工资支出负担较重,这种情况严重影响农村教师是否愿意留在农村,影响农村教育质量。政府财政应该加大这些方面的投入。
总之,这次拉动内需对未来中国经济影响巨大,把重点放在了民生上,放在了未来经济发展的核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