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工业生产增速总体呈小幅回落态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当月同比增速由3月份的17.8%不断走低,下降到7月份的14.7%。工业在国民经济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工业生产增长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未来经济增长的总体形势。弄清楚上半年工业生产放缓的原因,判断下半年工业生产的趋势,对把握我国宏观经济形势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一、四方面原因造成今年工业生产增速放慢
造成今年工业生产增速放缓的因素中,既有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观性政策因素,也有世界经济放缓的外部客观因素,还有自然灾害频发等临时性因素。
第一,从需求看,出口减少是造成工业生产放缓的主要原因。受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导致外部需求减少、人民币持续升值、国内生产成本上升以及前期外贸政策调整的滞后效应等影响,我国出口增长今年有所放慢。1-7月份,出口名义增长22.6%,增幅比去年同期下降6个百分点。尽管出口名义值仍保持20%以上的较快增长,但主要归因于出口价格上升和人民币升值,如果剔除价格和汇率因素,出口实际增速可能在10%以下。出口需求的减少导致工业产品出口增长回落,工业产品出口的对工业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减弱。1-7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出口交货值45443亿元,同比增长16.3%,增幅比去年低5.6个百分点。
第二,分地区看,东部地区工业生产放慢带动工业生产放缓。近年来,我国政府通过实施西部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部崛起等战略,积极推动全国区域经济格局的调整。在国家区域政策的引导下,我国工业增长格局也呈现“中西部地区工业加速,东部工业增速趋稳”的格局。今年以来,由于世界经济放缓、外需减少,开放程度较高的东部地区,尤其是江浙粤等地,受国际市场萎缩的冲击较为突出,东部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进一步落后于中西部地区。1-7月,江苏、广东、浙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16.3%、12%和13.4%,比去年同期降低3.6、5.5和4.9个百分点,广东、浙江工业生产增速还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6.1%);而同期中西部地区工业增长保持平稳,多数省份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安徽、湖北、陕西、青海等地区工业生产较去年同期还有所加快。
第三,分行业看,高耗能、高污染产品生产增势放缓拉低了工业生产增速。在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的引导下,钢铁、有色、建材、化工等六大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生产增长今年有所减慢。上半年,主要高耗能、高污染产品生产增势放缓,六大高耗能行业生产同比增长14.5%,比去年同期回落5.6个百分点。主要工业产品中,1-7月份,粗钢产量增长9.3%,钢材增长11.7%,十种有色金属增长13.7%,水泥增长8.3%,焦炭增长11.3%,化学纤维增长4.8%,分别比去年同期降低9.2、12.6、10.6、7.1、9.1和13.2个百分点。
第四,自然灾害频发等临时因素拖累了工业生产增长。除年初我国南方发生历史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外,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自建国以来最为强烈的一次地震,6月份广西、广东、贵州等南方地区又受到洪涝灾害袭击,工业经济的正常运行接连受到冲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