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专家专栏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要闻  -千人担负反化学和核生物恐怖袭击 安保难点 鸟巢不具放焰火条件 -中韩联合公报 尽早解决海域划界/全文 胡锦涛四点建议/演讲全文 -保险法修订解决"投保容易理赔难" 拟增巨灾保险内容 可投不动产 -上海遭遇"百年一遇"强暴雨 街头似海边(组图) 1.1万余户民居进水 -中国拟修改刑法严惩"老鼠仓" 最高十年徒刑 反垄断部门三足鼎立 -教育部:部分民办院校滥发通知 可上网辨别 拟出幼儿园收费标准 -A股兴逐矿潮 上交所整治上市公司矿滥 22家公司计划分红约78亿 -两市奥运间跌幅世界第一 或再有一波行情 7月比年初跌幅超47% -商业银行应定期披露信用状况 单比投资超20亿元应公告 [全文] -西藏仲巴6.8级地震 3乡镇受灾严重 尚无伤亡报告 不影响青藏线
“女排精神”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8 年 08 月 26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新闻周刊:女排精神成标签 回归本位面临复兴
  
  在那个急需“精神标本”的时代里,“女排精神”成为那个时代的最强音
  
  7月3日晚,在俄罗斯进行的总统杯女排赛决赛中,最后一局,中国女排顽强挽救八个赛点,以3∶1击败老对手荷兰队,成功卫冕。赛后,媒体们又开始了“重拾女排精神”的讨论。
  
  长久以来,“五连冠”成了中国女排的一个标签。新女排每有成绩或偶有失手,都会重新勾起人们对于“老女排辉煌”的追忆。那个特殊的年代下产生的老女排,成了不可翻录的绝版。
  
  “女排精神”源于日本教练
  
  说起中国排球发端最早的记忆,绕不开一个日本人,他叫大松博文。1965年,大松曾应周总理邀请来到中国,援教过一个月。大松超量的“魔鬼训练”“意志排球”成了后来“团结协作,顽强拼搏”女排精神的源头。
  
  大松原是日纺公司的一名工人。1953年,出任日纺女排主教练,开始用高强度高密度的方法,训练一支由纺织工人组成的球队。1964年6月,大松博文第一次率领日纺女排来华访问时,这支业余队伍“最高的海拔也不过1米71”,但已经在1962年的世锦赛上战胜了当时称霸排坛的前苏联队,夺得了世界冠军,在当时世界排坛引起一片惊愕之声。
  
  大松特殊的训练方法在北京体育馆一亮相,立刻吸引了很多群众到场观看。大松站在一侧,连续地大力抛球,而队员们则一个个滚翻救球,直到精疲力竭。“一般教练都是在另一边发球给队员,大松则是用抛球的方法,从不同的方向砸向地面。这样的话,速度会更快,角度也会更刁。”北京体育大学博导葛春林教授向记者解释。大松采用的一些奇特训练方法都是中国队之前闻所未闻的。
  
  第二天,时任国家体委主任的贺龙元帅也闻讯赶到现场参观训练,大有感触。回去后便邀请周总理去看大松的训练,并陈述了体委想请大松来国内训练女排的意见。周恩来看后,亦为所动,接见了大松,并邀请大松再次来访。
  
  翌年,刚率队拿到奥运会冠军的大松应邀来到中国。体委特意从全国各地调来一批男女队员参加训练。“训练非常苦,身高马大的山东大汉没两天就招架不住了,队员甚至于出现了尿血反应。”葛春林告诉记者:由于女性耐力更强,本来男女一起训练,几天之后,男队员就明显跟不上了。早在训练贝冢纺织队时,场边就放着大木桶,供运动员随时呕吐用。
  
  除了大运动量的苦练,大松也将自己创新的钩手飘球、滚翻救球、小抡臂扣球等技术带到了中国。最重要的是将“严格要求,服从命令,培养团队精神”的理念带到了中国,开始培养起最初的“女排精神”。
  
  其实,作为外交家,总理看重排球还有另一层深意。亚排联主席魏纪中对记者回忆道:“1964年,中国正处于三年自然灾害后的恢复期。3年间,我们主要的问题是浮夸风,工作不踏实。1964年刚开始复兴,要求所有人艰苦奋斗,坚持实干”。
  
  “正好这时排球界出现了这样的机会,总理就非常明智地抓住了。”在北京训练期间,周总理还特地组织北京国家机关的干部都到北京体育馆,观看大松的训练。“总理是想借此提倡一种脚踏实地,奋发图强的精神”。如后来的乒乓外交一样,不知不觉,排球开始扮演起政治上的角色。
  
  尽管,容国团获得中国首枚金牌之后,也曾发出过“人生能有几回搏”的呐喊。但“团结起来,振兴中华”显然能触动整个民族的神经。
  
  首先,排球是一个集体项目,需要队友之间的团结协作。群众基础好,影响广泛,在气氛上、场面上更容易产生一种激励效应。
  
  女排辉煌恰逢时机
  
  女排稍有起色之时,便遭遇文革,排球和其他项目一样基本停滞。许多女排队员都回家结婚生子。直到1972年4月,国家体委要求,各省运动队恢复正常训练。球类司原司长张之槐等许多排球界前辈从“五七”干校里重新回到排球岗位。
  
  1976年6月,戴廷斌和袁伟民走马上任,重新组建中国男女排,召回了一批已为人母的老队员。又从北京体院的“青训大队”里,挑选了一批15岁左右的年轻选手,后来五连冠时期的主力曹慧英、杨希、陈招娣都在此时加入女排队伍。当时提出的口号是:“三年打基础,五年出成绩。”
  
  1981年,中国女排首次夺得世界杯冠军恰好是第五年。
  
  70年代,首先在国际大赛中显露锋芒的是男排。汪嘉伟在队友的配合下发明了当时令世界各国男排都为之震惊的前飞和背飞打法。凭借出其不意的打法,1977年与1978年,中国男排分别取得了世界杯第五名和世锦赛第七名。在此后几年中,中国男排出现滑坡,女排成了中国排球最让人关注的亮点。
  
  1979年底,在中国恢复奥委会席位一个月之后,中国女排首次夺得亚锦赛的冠军,成为了“三大球”中第一个冲出亚洲的项目。
  
  中国女排的胜利,又一次出现在最合适的时机。
  
  “当时正值改革开放之初,支持改革和反对改革的斗争还很激烈,中国朝哪方面走的道路并不明确。”魏纪中说,排球此时站了出来,最大的作用在于,“使得迷茫中的老百姓重新看到了希望”。
  
  1981年,改革开放的第三年。竞技体育也迎来新中国诞生后最繁盛的一年。
  
  体操、跳水全面辉煌,中国乒乓球队更是在第36届世乒赛上,首次囊括所有项目的冠军。但这一年给人激励最深的还是排球。许多上点年纪的人至今仍清晰地记得那个初春的深夜,广播里传出了振奋的声音:中国男子排球队在争夺世界杯排球赛亚洲区预赛的关键一战中,先输两局,奋起直追,扳回3局,终以3比2战胜韩国队,取得参加世界杯排球赛的资格。
  
  4000多名北大学子不约而同拥出房门,有的人甚至点燃自己的被子,做成火把,绕未名湖游行,并喊出了“团结起来,振兴中国”的口号。他们是1978年恢复高考之后,第一批从农村返城的青年,经过了上山下乡的历练,希望国家富强的诉求异常强烈。
  
  同年11月,在日本举行的世界杯赛中,中国女排以七战全胜的战绩为中国首次夺得三大球比赛的世界冠军。经历了文革苦难的人们,所有的激情和自豪感在这一刻喷薄而出。是夜,北京街头万人空巷,女排成了惟一的话题。赢球之后,激动的人们聚集在天安门广场,彻夜狂欢。
  
  魏纪中说,这时的中国“仍处在世界的包围之中”这样的大环境下,没有任何一种事情能像排球场上酣畅淋漓的扣杀,更让中国人体会到扬眉吐气的快感。
  
  之后,中国女排又接连收获了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冠军,两次世锦赛冠军,一次世界杯冠军。女排五连冠,培养了几亿的资深排球迷。
  
  在那个年代,郎平、袁伟民是全国年轻人的精神领袖。
  
  “老女排们”如今有半数定居海外,留在国内的都纷纷进入了体育界的最高领导层,这种地位恐怕连国球都难以匹敌。袁伟民曾任国家体委主任,做到中国体育的总掌舵。五连冠的主力也大都身居高位:张蓉芳和孙晋芳执掌排管中心和网球中心,侯玉珠、朱玲、张洁云等也都担任地方体育局的一把手。陈招娣更是去年,晋升少将军衔,成为了体育界的第一位女将军。
  
  回归本位后的困境
  
  1988年汉城奥运会,中国女排有一局竟以0比15输给了前苏联。以此为标志,中国女排结束了其最辉煌的时代。
  
  直至2003年,中国女排在17年后重夺世界杯冠军。同样是在大阪,同样是世界杯,同样面对日本队,打破十几年的“冠军荒”。
  
  可除了体育圈内人还跟着激动了一把外,普通民众已经没有当年的热情。较之1981年,中国女排首夺世界杯冠军的彻夜欢庆,冷清中透出的是一种民族心态的成熟、淡定。
  
  “归根结底,是时代变了。在那个急需‘精神标本’的时代里,是历史选择了女排。”魏纪中说。
  
  如今的排球和其他项目要应对许多现实问题。资深排球记者杨玛王利说,男排队员每月拿着一千多块的工资,排球的“特殊论”早无从谈起。
  
  走出光环的中国排球要和挟市场之势、来势汹汹的篮球一起争“大个”,抢观众。不得不面临联赛中的“冷冷清清”。
  
  如何在新时期,追求中国排球的复兴,成了摆在管理者面前的现实问题。
来源: 中国新闻网

相关文章:
女排:巴西胜美国终成正果 郎平再尝亚军[组图]
女排六老将奥运之旅谢幕 亚洲杯将为国最后一战
女排以铜牌结束征程 周苏红诠释"永不放弃"
中国女排3:1战胜古巴获铜牌 球迷高喊"输赢都爱你"[组图]
美国女排杀入决赛 为何美媒把更多称赞献给郎平
中国女排胜日本队以小组第三晋级八强
美国女排称取胜源于战斗 赞郎平是全队精神领袖
十五日看点:田径比赛大幕开启 女排打响和平大战
女排小组赛 中国2-3古巴惨遭逆转[组图]
告别"慢郎中"致命伤仍败北 中国女排被古巴逆转
图片新闻:
中国推广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 符合规定都能获得
张艺谋点评闭幕式四大亮点 "记忆之塔"印象深刻
更多 >>

观察与思考
灾后重建政策·资金·动向/ 收养孤儿资讯/ 寻亲/ 防疫 / 抗震救灾行动 /最新报道
· 奥运会中国军团冠军榜/ 刘翔退赛
· 北京奥运会破世界记录/ 金牌全览
更多>>
中国发展报告
中国改革评估报告(08年 07年) / 数字报告/ 农业发展 统计报告/ 农业投资政策及项目
· 中国社会统计数据大全(中英文版)
· 中国环境统计数据大全(中英文版)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