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在过去几十年来,一直给世界经济提供了巨大的红利。在我们的脑海中都有这样一幅世界经济的画面:全球化使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克服了国内资源和市场的不足,实现了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最优配置。但是随着全球化的深入,瓶颈正在逐渐暴露。源于大量低成本劳动力供给的全球化红利正步入终结期。
摩根士丹利6月出台的报告表明,在190个被调查国家中,有50个正在经历高达两位数的通货膨胀,这种高通胀的复杂状况很可能意味着全球化黄金时代的结束。现在全球化第一次使通货膨胀的全球性传导成为了可能。全球经济流动性过剩、美元贬值以及国际游资投机炒作,则是引发本轮全球性通胀的根本原因。
现在全球化正日益让我们感受到这把双刃剑的威力,贸易保护主义重新开始抬头,以WTO为代表的全球多边合作陷入困境也正是这种全球化困境的反映。长期关注世界经济的专家江涌甚至担心,如果全球经济形势一直这样演变下去,全球化的潮流不排除被逆转的可能。
2008年6月23日,新加坡的一处水果摊上,水果价格有所上涨。新加坡日前面临着高达7.5%的通货膨胀。
过去:忽略“全球化”的负面影响
过去的几十年中,全球化往往意味着大幅降低商品的价格,不管是汽车、电子产品、奢侈品,还是银行服务或者通讯的费用。伴随着人员、资本和物资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发达国家会因此获利,还会刺激更广阔的市场。
事实上,在2003年到2007年之间,世界GDP总量每年增长5个百分点,而通货膨胀率却一直保持在4%以下,这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好。历史上,21世纪的早期生活以其更自由的贸易、更便宜的劳动力价格、更便捷的通讯手段,以及更丰厚的资本造就了一幅美好、繁荣的画卷。
这种美好的画卷让人们忽视了全球化的负面影响。直到最近,消费者、决策者,甚至是金融家,似乎都一直在忽略这一点。伴随着全球化所带来的空前增长,全球范围内对劳动力、食品和能源的需求大大提升。现在,在全球化浪潮开始的35年后,整个世界几乎同时共同面临着严峻的通货膨胀的考验。全球贸易的不断发展和世界资本市场的不断扩展,造成了全球经济的繁荣,但是,它的负面影响正在世界范围内急剧扩展。
每个人似乎都感受到这一点——因为通货膨胀在最近几个月内已经袭扰了大多数国家——当人们在加油站面对高昂的油价望而生叹,在餐馆对着新换的菜单绞尽脑汁,或者在家里对着雪片般飞来的账单低声咒骂的时候,狼真的来了。对世界上广大发展中国家而言,恶性通货膨胀意味着饥饿、暴乱以及政治混乱。高通胀的复杂状况在30年前的西方世界曾经出现过,可能导致全球化黄金时代的完全倾覆。
决策者已经发出预警。仅仅在半个月前,欧洲中央银行主席特里谢宣布,不断恶化的通货膨胀已经影响了欧洲的经济增长,他警告说,螺旋上升的通胀的第二轮影响已经显现出来。
面对这种情况,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对国会报告指出,降低通胀到可接受的水平已经是政府当前工作的头等要务。亚洲开发银行七月份的报告敦促决策者不应该再像数十年来一样关注增长,而应该重点关注控制通胀,防止出现更糟糕的情况——经济滞胀。
2007年11月, 立陶宛人在街头抗议粮食价格上涨。
现在:50个国家通胀达2位数
摩根士丹利6月出台的报告表明,“在190个被调查国家中,已经有50个正在经历高达两位数的通货膨胀”,包括绝大多数新兴市场。有数据表明,目前地球人口的一半正经历高达两位数的通胀。
今天的通胀几乎完全集中在日用品领域,这是与1970年代的通胀一个根本性的差别。过去,比如说,在美国,食品和石油价格只占通胀总数的30%左右。核心产品的通胀——这类产品并不包括食品和石油——呈现出螺旋形的结构。显然,现在核心产品的价格相对是稳定的(起码,在比较富裕的国家是这样)。
在传统观念中,像食品和石油等产品的通胀是不值得担心的,因为从长期来看,这些东西的价格最终将回归到平均水平。现在,食品和石油价格出现了严重上扬。新兴的经济大国,比如说印度和俄罗斯,这些国家的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缓慢,石油供应紧张,因此,对这些产品产生了长期性需求。美国银行的首席欧洲经济学家霍格尔·施米丁称这种趋势导致“全球通胀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严峻。”现在,全球范围内的通胀率为6%,看起来,这个数字很难回落到2007年的4%的水平。而在此之前,本世纪的通胀率一直保持在3.5%以下。
很多公司开始思考,它们的整个商业运营模式是否能与全球范围内通胀的大环境相匹配。许多航空公司和汽车厂商不再进行大的商业运作。餐饮连锁店开始遭遇严冬;随着咖啡价格的上涨,越来越少的人愿意在咖啡厅逗留,致使著名的星巴克在第一季度也遭遇了亏损。保洁公司刚刚宣布,考虑到全球供应的紧张,公司将调整运营计划,由广泛分布的全球市场开始收缩,更向消费者集中,以降低航运成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