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膨胀、加息、房价上涨、房贷收紧,每一样都刺激着老百姓神经的经济金融领域事件,同时也在拨动经济学家的思弦。在渣打银行经济学家王志浩眼里,今年余下三个月甚至更远的可预见的将来,中国宏观经济以及金融运行形势将走向何方?本报记者近日对王志浩进行了独家专访。
CPI会缓慢上升
记者:人行行长周小川最近提到,要通过加息改变中国目前由于通胀导致的负利率状况,直至将利率变为正利率。这里所指的正利率有没有计算的标准值?
王志浩:央行官员发表言论希望能看到实际存款利率为正,表明央行认为加息尚有空间。但实际利率到底是多少却难于测算。理论上,应该使用通胀预期——但对此没有人能提出完善的主张。次优选择是使用历史数据,但到底应该用目前的单月CPI(6.5%)、过去8个月的平均CPI(3.9%),还是GDP平减指数(名义GDP除以实际GDP)?不得而知。
记者:您对于中国CPI未来运行轨迹的预期是怎样的?
王志浩:应该是缓慢上升,直到2009年(具体见表格)。从各种公开的数据来看,猪肉价格是近来中国CPI指数增长的主要原因,但这种因素不会一直持续下去,预期猪肉价格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会得到控制。
我们现在担心的,反而是制造业价格未来可能上涨。这里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一个是劳动力成本的上涨和中国制造业机器老化而出现的生产效率下降,而制造业领域的物价上涨,对于国家来说影响更大。特别是在物价上涨的情况下,企业不得不提高工资,通货膨胀恶性循环的压力更大。可以说,中国流动性过剩的情况,还可能会维持一段时间。
加息须缩小存贷利差
记者:虽然人行今年已五次加息,但外界仍然认为存在进一步加息空间。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王志浩:我认为中国今年还将有一次加息,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将达到7.56%,应该还会有四次存款准备金率上调,达到14%水平。不过,因为特别国债的发行,作用相当于准备金率的提高,因此准备金率提高实际会变成一到两次。
在加息问题上,我认为货币政策执行者将陷入两难境地。一方面,现在储蓄存款搬家到股市和楼市的趋势在持续,存款活期化趋势也在继续,资产价格风险很大,主要原因是因为存款利率仍然太低。最好的办法是缩小贷款和存款利差。但另一方面,缩小利差对于中国银行业今年下半年的盈利影响很大。我们都知道,很多上市银行今年上半年利差收入占总体收入的份额在扩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