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监测报告显示,2006年,河北全省城市化率达38.77%,比上年提高1.08个百分点。
11个设区城市发展优势显著,创造了全省1/3强的经济总量和50%以上的财政收入;人均水平远远高于全省,人均生产总值和人均全部财政收入分别是全省的近2倍和3倍;产业结构优化度较高,聚集能力和扩散效应较强,对提升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城市化有诸多类型的数据可以来衡量。
按照统计部门分析,在去年全省11个设区市城市化发展综合指数的角度看,由高到低依次是:唐山、秦皇岛、石家庄、廊坊、邯郸、沧州、保定、承德、邢台、衡水、张家口。
在大排序中,各市城市化发展综合指数高低相差1.25个百分点,差距比上年缩小0.15个百分点。与全省平均水平比较,唐山、秦皇岛、石家庄、廊坊4市继续高于全省,其他7市低于全省。
另外从反映城市化发展综合水平的六大构成要素看,经济发展水平前3位为:唐山、秦皇岛、石家庄;城镇聚集水平前3位为:唐山、石家庄、秦皇岛;城市建设水平前3位为:石家庄、秦皇岛、邢台;城镇居民生活水平前3位为:唐山、廊坊、石家庄;社会发展水平前3位为:石家庄、廊坊、秦皇岛;而从城市生态环境水平看,排在前3位的分别为:廊坊、秦皇岛、承德。
统计监测数据显示,去年唐山城市化率最高,为48%,最低为保定30.73%。
■设区市二产仍占半壁江山三产增加值比重明显增加
据监测结果显示,去年设区城市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为3.4%和52.0%,比上年分别下降0.3和1.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4.6%,提高2.2个百分点;非农产业和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分别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0.4和10.8个百分点。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对推动全省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发挥了积极作用。
同时,对外经济平稳发展。设区城市实际利用外资增长23.1%,实际利用外资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9%,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3个百分点。
■设区市担当经济主力角色生产总值超全省三分之一
监测报告指出,去年河北省全省城市化发展综合指数为107.5,综合发展水平比上年提高7.5%。支撑城市化发展综合水平的六大要素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经济发展水平提高10.6%,城镇聚集水平提高2.1%,城市建设水平提高9.3%,城市生态环境水平提高5.9%,城镇居民生活水平提高11.7%,社会发展水平提高5.2%。六大要素对全省城市化发展综合指数的贡献率分别为28.2%、4.2%、18.6%、11.7%、23.4%和13.9%,其中经济发展水平贡献率最高。
2006年,设区市继续担当经济主力角色。监测结果表明,去年设区城市实现生产总值3901.7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33.5%;人均生产总值达32092元,比上年增加3195元,是全省平均水平的1.9倍;完成全部财政收入629.7亿元,比上年增长15.2%,占全省财政收入的51.5%;人均全部财政收入达5179元,比上年增加606元,是全省平均水平的2.9倍。城市经济的带动示范效应得到有效发挥。
■47个县(市)城市化率超30%任丘、三河、唐海列三甲
2006年,全省11个设区市城市化率均在30%以上,19个县级市和28个县的城市化率超过30%,比上年增加6个县。
2006年,全省136个县(市)城市化率居前30位的县(市)依次是:任丘市、三河市、唐海县、泊头市、霸州市、迁安市、青县、遵化市、黄骅市、武安市、涉县、冀州市、香河县、涿州市、清河县、沙河市、邯郸县、栾城县、文安县、怀来县、大厂回族自治县、肃宁县、南宫市、定州市、迁西县、玉田县、宁晋县、孟村回族自治县、东光县、固安县。这30个县(市)城市化率均在34%以上。与上年比较,新增加了青县、黄骅市、栾城县、迁西县、玉田县、固安县等6个县(市)。
城市活力在增强
2006年,河北省各市在开展大规模城市建设和改造中,改善了城市的基本功能,加之为农民进城变身市民提供便利,和围绕打造城市新的竞争点等概念,很多城市在文化、教育等环节进行了加强,城市的活力在增强。
■去年城镇人口达2674万91.8万人成为新市民
城市化目的之一就是让人们进城,通过人口聚集,实现资源的整合,这一效果在过去一年表现明显。监测结果显示,去年全省城镇人口达到2674.0万人,比上年增加91.8万人,增长3.6%。
同时,河北省城市化率与非农产业就业比重之比为0.67,与上年持平。尽管城市化发展滞后于非农化,但从另一个角度分析,这也表明城市化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设区市万人拥有医生28.9人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降幅较大
去年全省城市人均道路面积为13.45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28平方米,增长10.5%;每万人拥有公交车辆8.74标台,增加1.48标台,增长20.4%。供气能力提高。燃气普及率达到94.5%,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节水成效显著。人均日生活用水量132.6升,比上年下降8.3%,是近年来降幅较大的一年。
文化卫生事业健康发展。文化设施继续完善。全省每100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数8.7个,比上年增加0.05个,增长0.6%。卫生事业得到加强。设区城市拥有医生数达到3.5万人,增长1.4%;每万人拥有医生数达到28.9人,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3倍。
就业水平提高。全省城镇就业人员909.2万人,比上年增长3.7%;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84%,降低0.09个百分点。社会保障工作有效推进。全省享受低保人数占社会救济总人数的比例达99.82%,比上年提高6.86个百分点。
■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万元汽车家用电脑成消费新宠
去年,城市居民收入实现了突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万元,达10304.6元,比上年增长13.1%;人均消费性支出7343.5元,增长9.6%;低收入户收入增长较快,收入差距有所缩小。
随着收入的增加,明显的是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带动了消费结构的升级。去年全省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3.9%,比上年降低0.6个百分点;人均住房使用面积达到21.8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3平方米;每百户城镇居民家庭拥有家用汽车和家用电脑分别为4.5辆和42.7台,比上年分别增长14.2%和13.4%。
据监测报告分析,城市居民对网络的热情持续升温。去年年末国际互联网用户239.3万户,占全省的82.2%,比上年提高12.1个百分点;每万人拥有因特网用户为1950户,增加140户。
城市环境在改善
因为生活水平的提高,城镇居民对生活环境尤其关注和敏感。过去的一年,河北省城市化进程中尤其注意对环境问题的解决和改善。有的城市启动了工业企业外迁工程,有的选择为城市建设生态系统,种种举措下,城市环境一步步向着蓝天、绿地、碧水的目标进发。
■城市污水处理率突破60%工业固体废物利用率提高11.1%
最新公布的监测报告表明,去年城市环境治理积极推进,城市污水综合处理率为63.6%,比上年提高9.9个百分点,提高幅度比上年高5.2个百分点;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46.5%,提高0.7个百分点。
城市另一大污染物工业粉尘在去年降幅明显。监测公报显示,去年城市工业烟尘排放量为55.3万吨,下降1.2%;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61.7%,提高11.1个百分点,提高幅度比上年高5.2个百分点。
■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5.6%人均公园绿地8.55平方米
随着城市面积的扩张,城市绿地也相应进行扩展。统计监测报告显示,全省城市环境质量得到改善,其中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5.6%,提高0.5个百分点;全省城市公园绿地面积11391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8.55平方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