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最近在甘肃铁合金行业采访时了解到,国家实行差别电价确实使诸如铁合金这类高耗能企业增加了成本,一些小企业也被迫停产,但产品价格随之出现了猛涨,这些企业通过产品调价将成本转移到了下游产业,差别电价的经济杠杆作用正在被终端产品价格的上涨逐渐化解。
记者从甘肃省经济委员会了解到,甘肃执行差别电价的高耗能企业共有329家,其中铁合金企业就有176家,占了54%。记者近日深入甘肃铁合金企业比较集中的兰州市和白银市采访了解到,在电价上涨的同时,铁合金产品价格也出现了上涨,且上涨的幅度比电价涨幅还大,使得国家这一产业调控的政策“重拳”打在了棉花上,调控效果打了折扣。
白银市供电公司皋兰分公司经理朱德友说,实行差别电价后,铁合金企业每吨生产成本增加了270余元,但产品价格也出现了上涨。记者了解到,从4月份开始,国内铁合金价格开始猛涨,到了5月份,国内部分企业硅铁报价突破每吨6000元,西北地区75号硅铁出厂报价也在每吨5800元至6000元,比1月份的价格上涨了近1000元。每吨产品电费成本增加了270元,而价格却上涨了近千元,很显然,铁合金产品这种巨大的价格涨幅空间使企业消化差别电价绰绰有余。甘肃省经济委员会的一位负责人认为,国家通过实施差别电价遏制高耗能企业产能过快增长的愿望因为下游产品大幅涨价受到了影响。
记者了解到,两大因素给国内铁合金行业提供了“太极推手”,使其化解了差别电价的调控威力:一是国内钢铁行业产能的快速扩张、国际市场需求的日益增长直接导致了铁合金产品价格攀升;二是差别电价使铁合金行业增加了成本,有了调价借口,开始转移成本压力。
首先是“两个市场”的拉动。铁合金是炼钢和铸钢的重要基础性原料,所以铁合金与钢铁行业的发展息息相关。资料显示,今年1至4月份,在国家节能减排各项调控政策不断出台的情况下,我国钢铁产量仍然快速增长,共生产粗钢15509万吨,同比增加21.2%。国内钢材市场持续升温使铁合金需求量明显增长,成为支撑国内铁合金市场价格上升的最大内需动力。另外,今年以来,国际市场对铁合金的需求增长,对国内市场价格的上升产生了较有力的支撑作用,使我国铁合金出口价格维持高位。
其次是国内铁合金行业自身释放成本压力。各企业相继上调了产品的出厂价格,将成本和产品一起向下游产业输出。记者采访发现,本次实施的差别电价在一定程度上成了铁合金行业调价的借口,一些经营者对于后期国内铁合金市场走势大都看好。所以差别电价的调控作用仍然会受到影响。
甘肃某铁合金厂负责人认为,差别电价的政策效应须从产业链的源头进行干预,只要钢铁行业的扩张能够理性回归,差别电价在铁合金行业就能够产生“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所以,遏制钢铁行业的无序扩张才是治本之策。(记者 连振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