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史表明:经济发展一方面是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等经济总量的不断增长;另一方面则是与总量增长相伴随的产业结构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化演进。2006年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快,产业结构也在调整中逐步优化,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41.3%,比上年提高了0.4个百分点。
一、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总体评价
2006年长三角地区16城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9525.72亿元。从三次产业情况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468.42亿元,比上年增加73.26亿元,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1757.39亿元,比上年增加3064.75亿元,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6299.91亿元,比上年增加2424.57亿元。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4.1∶55.0∶40.9调整为3.7∶55.0∶41.3。其中第一产业比重下降了0.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上升了0.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没有变化。
从与全国对比情况来看,全国GDP达到20940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4700亿元,增长5.0%;第二产业增加值102004亿元,增长12.5%;第三产业增加值82703亿元,增长10.3%。全国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11.8∶48.7∶39.5。长三角地区第一产业比重低于全国8.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高于全国6.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高于全国1.8个百分点。
从与江苏比较看,2006年江苏省三次产业结构从上年的7.6∶56.6∶35.8调整为7.2∶56.5∶36.3。长三角地区第一产业比重低于江苏3.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低于江苏1.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高于江苏5.0个百分点。
从与浙江比较看,2006年浙江省三次产业结构从上年的6.5∶53.5∶40调整为5.9∶53.9∶40.2。长三角地区第一产业比重低于浙江2.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比浙江高1.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高于浙江1.1个百分点。
二、三大板块产业结构的分析
2006年上海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296.9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已连续第十五年保持两位数增长。从产业结构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93.81亿元,比上年增长0.8%;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4997.81亿元,增长12.8%;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5205.35亿元,增长11.5%。全市三次产业比例关系调整为0.9∶48.5∶50.6,第三产业比重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产业结构呈现“三、二、一”格局。
江苏沿江8个城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340.41亿元,三次产业比例关系由上年的4.4∶59.8∶35.8调整为3.9∶59.2∶36.9,浙江环杭州湾7个城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888.34亿元,三次产业比例关系由上年的6.4∶54.6∶39.0调整为5.8∶54.7∶39.5。长三角地区的两翼都呈现“二、三、一”的格局。
三、16个城市产业结构的分析
2006年长三角地区16个城市中除上海、舟山外,其他14个城市的三次产业结构都呈现“二、三、一”分布。第三产业成为上海经济发展的“主角”,舟山也因其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关系,三次产业中服务业比重最大,三次产业关系为12.5∶41.4∶46.1。
从第一产业比重来看,长三角地区16个城市中只有舟山市超过10%,已经有一半的城市第一产业比重低于5%,应该说这些城市都处于工业化加速发展时期。
从第二产业比重来看,2006年各市第二产业发展最快,16个城市中有11个城市第二产业增速快于第三产业,16个城市中除上海、南京和舟山外,13个城市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超过50%,有5个城市超过了60%。如苏州达到65.4%,绍兴达到60.7%,表明各市对工业经济的依赖程度均较高。
从第三产业比重来看,上海产业结构优势明显,第三产业比重超过50%,达到50.6%,南京第三产业比重为47.5%,列长三角第2位,舟山为46.1%,成为3个比重超过45%的城市,另外,杭州(44.9%)、宁波(40.1%)均在40%以上。16城市中最低的是泰州,为32.1%。从各地第三产业的发展趋势看,浙江除嘉兴、湖州以外的5城市第三产业发展速度均高于经济增速,占GDP的比重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而江苏除常州外的7城市第三产业增速均高于经济增速,第三产业比重8个城市均比上年有所增加。从增量情况看,苏州比上年增加了1.5个百分点,列16城市之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