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发展要闻  -黄菊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今晨在北京逝世 享年69岁 黄菊简历 -本周大盘下挫 700个股跌停 阶段调整展开 股市市值一周减少5% -未成年人保护法实施遭尴尬 实际操作难 新<破产法>细则待出台 -银监会发布《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指引》 全文 负责人答问  -无锡宣布恢复正常供水 市民6月份水费半价 水危机谁最该反思  -中国拟5年内建工资集体协商机制 广州指令性调控垄断企业工资  -36个大中城市肉价大幅大涨 民政部:确保低保家庭生活不受影响  -劳动保障部拟补8千亿养老保险空账 -商务部:外资并购仅占我实际使用外资金额2% 逾4成顺差源于虚报  -石油商业储备发端 中石化奏第一响 核电"十一五"将实现三大任务
建立“绿色GDP”核算体系有助于中国经济转型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7 年 01 月 17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统计局近日联合发布了《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报告2004》。这是我国第一份考虑环境污染调整的GDP核算研究报告。该报告的出台标志着我国“绿色GDP”核算工作正式提上了议事日程。

绿色GDP核算体系的建立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战略思想的具体体现。我们有必要从根源上反思前期的经济发展思路,以“绿色GDP”核算体系建立为契机,更加注重劳动的有效性,注重发挥人在经济发展中创造的价值,将经济发展动力真正地转向科教、人才兴国上来。

建立“绿色GDP”核算体系有利于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实现转型

毫无疑问,以投资拉动为主要代表形式的外延型扩大再生产曾经在建国以后各个历史时期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建国初期完备工业化体系的建立、改革开放初期充裕物质基础的建立、上世纪九十年代末至本世纪初基础设施建设等,都是以投资拉动为主要形式的外延型扩大再生产作用结果。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目前我国工业化基础体系已基本建立、社会生产进入买方市场及国民经济基础设施建设相对雄厚的背景下,这种以投资拉动为主要代表形式的外延型扩大再生产的诸多弊端已经开始体现,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以资源消耗为主导的投资拉动与目前世界资源紧缺之间矛盾加剧;第二,以追求数量规模增长为主的处延型扩大再生产与内含型经济增长目标之间矛盾加剧;第三,由政府主导的投资拉动与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定位之间矛盾加剧。

针对上述矛盾,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适时提出科学发展观,令人遗憾的是虽然中央“三令五申”地强调宏观调控,但一些地方(部门)在投资拉动经济的思想指导下,投资热情不减,反而愈演愈烈,屡禁不止。从深层次分析,这与我国经济增长的指导思想密不可分;从浅层面分析,则与目前通行的GDP核算规则直接相关。

我国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引入GDP这个世界通用的核算指标。GDP主要是指一国所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其主要表现为一国或地区在某段时间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总和。从产品构成来看,GDP主要由投资、消费、出口三部分终端产品组成。

由于多年来对于地方(部门)的考核主要侧重于GDP总量,为了应对上级考核,怎样将GDP蛋糕做大,是地方政府追求的最大目标。从GDP最终产品构成来看,投资和出口无疑是短期之内增大GDP指标的两个最好突破口。因为,地方政府直接掌握了推动投资和出口增长的资源、资金和劳动三大主要因素。首先,我国多年来在自然资源管理和使用方面的松散性及粗放型为地方政府运用资源拉动投资和刺激出口提供了便利条件;其次,土地管理松散性及银行缺乏经营约束机制等因素为地方政府的投资拉动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资金来源;第三,我国农村庞大人口规模为地方政府推行投资拉动和出口拉动提供了廉价劳动力。正是由于地方政府在资源、资金、劳动等生产要素上拥有主导优势,才导致了其一味地热衷于通过投资和出口带动地方GDP增长。

实行“绿色GDP”核算指标以后,资源损耗部分和环境污染等外部效应部分将从GDP总量中扣除,鉴于资源成本在GDP总量中所占比重较大,预计“绿色GDP”核算体系的建立将可有效地遏制住地方政府投资冲动,进而为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创造良好外部条件。

从“绿色GDP”核算标准分析,实行“绿色GDP”核算体系,将在现有GDP构成中扣减自然资源损耗部分(含耕地资源、矿物资源、森林资源、水资源、渔业资源)和环境退化成本(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以此次发布的《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报告2004》为例,仅扣减了环境污染成本这一子项,2004年GDP扣减比重就达到了3.05%,如果按照严格意义上“绿色GDP”加以核算,则2004年GDP扣减比重将要大大增加。有鉴于此,预计严格意义上的“绿色GDP”核算体系推行以后,各地GDP指标都将重新改写。

建立“绿色GDP”核算体系以后,地方政府将从追求投资、出口为主导手段的GDP拉动向以科技创新、服务增值等由劳动创造价值为主导手段的GDP增长方式转变,进而真正地推动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实现社会和谐、环境友好的社会建设目标。

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应率先在经济发展指导思想上有新突破

如前所述,目前GDP核算体系无疑是导致地方政府追求高GDP指标的最直接原因之一。若从深层次分析,消除目前投资过热的根源,我们必须在经济发展指导思想上要有新的突破。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依据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战略思想,来指导我国经济的具体实践。

以此轮经济过热为例,从表面上看,房地产、形象工程等无疑是导致此轮经济过热的主要源头,在原有GDP考核的体系下,支撑房地产和形象工程等投资过热行为的主导思想还在于投资需求拉动的经济理论。实际上,一些人认为只有扩大投资,才能增大GDP,才能出政绩,才能扩大地方政府财力。由此可见,如果不能从根子上消除地方政府对于投资的冲动和偏爱,经济过热局面就很难消除。

在某种程度上,虽然建立“绿色GDP”考核体系可以对地方政府盲目投资行为加以约束,但目前最为关键的是这种“绿色GDP”考核体系能否得到地方认同?是否能够得到不折不扣的执行?针对目前我国社会现实,要使“绿色GDP”考核体系在推动我国经济转型过程中真正地发挥作用,关键还在于转变政府职能,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在科学发展观指导思想下形成新的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色的经济发展观,而不是一味地沿袭投资拉动经济的思想去指导经济实践。

在目前我国现阶段的项目投资还存在浪费和重复建设现象,甚至还有“中饱私囊者”。这一方面造成了资源巨大浪费,另一方面在工程建设中舞弊行为也形成了新的分配不公,为一些腐败分子提供了攫取不正当利益的温床。

因此,我们有必要从根源上反思前期的经济发展思路,以“绿色GDP”核算体系建立为契机,更加注重劳动的有效性,注重发挥人在经济发展中创造的价值,将经济发展动力真正地转向科教、人才兴国上来。 (鲍银胜 作者单位:国元证券)

来源: 上海证券报

相关文章:
相关专题:
图片新闻:
西气东输首批气田建成 可供气30年80多城市受惠
"六一"儿童节关注2000万留守儿童:发展之路遭遇体制障碍
更多 >>

观察与思考
中国金融改革之路 六大焦点
· 2008北京奥运商机
· 07中央财政资金流向 三农重中之重
更多>>
中国发展报告
中国改革评估报告 / 中国数字报告
·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6年)
· 中国企业家看社会责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