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发展要闻  -中国拟5年内建工资集体协商机制 广州指令性调控垄断企业工资  -36个大中城市肉价大幅大涨 民政部:确保低保家庭生活不受影响  -劳动保障部拟补8千亿养老保险空账 -商务部:外资并购仅占我实际使用外资金额2% 逾4成顺差源于虚报  -石油商业储备发端 中石化奏第一响 核电"十一五"将实现三大任务  -审计署6管齐下堵社保基金漏洞 部分省市社保基金审计已开始 -周五沪指午盘收于4162.97点 "全民炒股"言过其实 基民热情不减 -奥运空气质量将实现五省联保 水利部急调长江清水注入太湖 -教育部将严惩高校"体制外"招生 民办高校招生收费成监察重点 -外资正式进入中国铁路运输领域 中国钢铁并未冲击国际市场
中国努力破解节能难题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6 年 08 月 08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朱剑红

迅速成长的中国经济像一个考场,给中国政府出了一道又一道考题。眼下,节能就是一道难度很高的考题。

1980年至2000年,中国成功地把能耗增速控制在经济增长速度的1/2,也就是说,GDP翻两番,而能耗仅仅增加了一倍。然而,从2001年开始,这个好的趋势发生了变化,能源需求增加的速度开始超过GDP增长速度,达到了1.5倍。这一改变的原因,是中国经济走出亚洲金融危机所投下的阴影,进入了新的高速增长平台。而此轮增长始于积极的财政政策所启动的大规模投资,大量资金投向了基础设施、重化工业,从而带动了大量能源和原材料的消耗。今年上半年,中国的GDP增长又达到了10.9%,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强劲,中国经济仍然奔驰在城镇化、工业化的快车道上。虽然说,经济高增长与能源高耗费没有必然联系,但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远未完成,增长方式的改变才刚刚破题,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和渠道把能耗降下来,的确令人头疼。

随着对经济增长方式和发展道路的不断思考,中国政府越来越重视可持续发展问题,加快了建设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步伐。在“十一五”规划《纲要》中,中央政府把“十一五”期间单位GDP能耗降低20%作为一个约束性的指标提出。今年又提出了GDP能耗降低4%的年度目标。尽管有这种提出刚性指标的严厉姿态,但实施情况却不尽如人意。根据刚刚公布的能耗公报,上半年实际能耗不降反升。这种严峻的现实不仅使下半年节能任务的压力陡增,更令人担心“十一五”规划的目标能否实现。

严峻的现实迫使政府采取非常措施。针对经济结构导致能耗高,中央政府今年连续出台了十几个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文件,这些行业有相当部分属于高耗能行业。最近,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通过与地方及中央企业签订责任书的方式,将降耗指标层层分解,从而将节能的压力层层下达。借助行政的力量来推进发展目标的实现,是政府多年来行之有效的手段。当然,这一传统做法也面临着挑战,与中央政府有所不同的是,地方政府投资上项目热情不减,看起来似乎对实现GDP高速增长的兴趣,远远高于落实节能目标的积极性。尽管这一措施的有效性还有待观察,但可以肯定,中央政府不会止步于签订责任书。专家们建议,要实现节能目标,目前最重要的就是加大各项政策的实施力度,加大监督力度,实行严格的问责制,对未达标的地区和企业,应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据悉,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正在会同有关部门,抓紧制定GDP能耗降低目标评价考核的具体实施办法,将能耗指标纳入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和年度考核体系中。此外,能源价格改革也在不断推进,有关部门希望通过理顺电价、油价、气价,完善节能的市场调节机制。

节能已经成为中国政府解决能源问题的一项重要选择,从政府领导人多次强调以及有关部门密集地出台政策看,中国政府破解这道难题的决心很大,因为,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已经事关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之大局。(作者为本报高级编辑)

来源: 人民网

相关文章:
相关专题:
图片新闻:
西气东输首批气田建成 可供气30年80多城市受惠
"六一"儿童节关注2000万留守儿童:发展之路遭遇体制障碍
更多 >>

观察与思考
中国金融改革之路 六大焦点
· 2008北京奥运商机
· 07中央财政资金流向 三农重中之重
更多>>
中国发展报告
中国改革评估报告 / 中国数字报告
·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6年)
· 中国企业家看社会责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