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伊开战后,世界石油价格波动,石油对经济的影响再度成为热点。在中国,随着汽车私人消费量的日益增长,能源与汽车消费之间的矛盾也日益突出。
据统计,在石油消耗方面,中国目前每天进口原油约一百五十万桶。专家称,作为世界第三大石油消费国,国际油价的波动对中国的经济影响不可小视。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中心的教授认为,石油是工业的血液,石油的价格如果发生较大幅度的上涨,可能会造成工业成本和消费成本大幅度上升。消费成本、工业成本一上升,又带动消费物价指数、工业物价指数的上升,从而导致价格上升。
中国国土资源部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有关人士分析指出,美国对伊拉克采取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如果是长时间的大规模战争,极易引发中东地区的大动荡,如果战争扩大到科威特、沙特及伊朗等周边国家,甚至整个中东,很可能会出现中东地区石油输出完全中断,引发严重的石油危机。中东是中国进口石油的主要地区,这必将危及中国的石油供应和经济安全,对此应当有足够的估计和准备。
故此,专家一致认为,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汽车消费的增加,国际油价波动无论对中国宏观经济还是微观经济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在这种能源环境下,中国汽车工业走节能发展型的道路尤为紧迫。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有关负责人介绍说,为了提高能源的利用率,美国规定了汽车每加仑油行驶多少公里的能源计划,欧洲也有类似的法规,日本就更增加了《轻四轮法》,660ml以下的汽车都享受国家税费方面的优惠。而从目前的中国政策环境看,购买小排量轿车的消费没有得到鼓励,甚至在一些地区连行驶都要受到限制,这种政策导致汽车消费向大排量车方向发展,目前中国轿车销量最大的就是1.6升以上的轿车,而这种发展又是与中国的能源状况相矛盾的。从国家利益考虑,通过政策来调整私人轿车消费结构已经越来越迫切。
但是,专家也承认,美国政府考核的是汽车企业,根据汽车企业生产的各种不同汽车的产量来计算每加仑汽油可行驶的里程,通过对企业的监控实现提高能源利用率。据悉,目前中国也在考虑推出一个相应的节能法规,但是,由于中国企业太多,企业产品品种太少,综合性大集团屈指可数,中国要施行像美国一样的能源政策又有一定的难度。
中新网 2003年4月2日
|